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替代燃料概述 | 第8-11页 |
·气体替代燃料 | 第9-10页 |
·醇类燃料 | 第10页 |
·二甲醚燃料 | 第10页 |
·生物柴油燃料 | 第10-11页 |
·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国外对生物柴油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对生物柴油的研究 | 第12-13页 |
·生物柴油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E GR 降低 N OX排放的研究 | 第14-16页 |
·生物柴油 N OX排放的研究 | 第14-15页 |
·EG R 降低 N OX排放的机理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及制备方法 | 第17-29页 |
·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 | 第17-21页 |
·十六烷值 | 第18页 |
·热值 | 第18-19页 |
·闪点和燃点 | 第19页 |
·密度 | 第19-20页 |
·粘度和冷凝点 | 第20页 |
·表面张力 | 第20页 |
·馏程 | 第20-21页 |
·酸度和酸值 | 第21页 |
·稳定性 | 第21页 |
·生物柴油的制取 | 第21-27页 |
·生物柴油的原料 | 第21-22页 |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直接混合法 | 第23页 |
·微乳液法 | 第23页 |
·酯交换法 | 第23-27页 |
·工程微藻法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柴油机多维燃烧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 第29-41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湍流模型 | 第30-33页 |
·湍流数值模拟 | 第30-31页 |
·湍流对流换热的雷诺应力时均方程 | 第31-32页 |
·湍流常用模型 | 第32-33页 |
·喷雾模型 | 第33-37页 |
·液滴蒸发模型 | 第34-35页 |
·液滴破碎模型 | 第35-36页 |
·碰壁模型 | 第36-37页 |
·湍流扩散模型 | 第37页 |
·燃烧模型 | 第37-39页 |
·着火模型 | 第37-38页 |
·湍流控制燃烧模型 | 第38-39页 |
·排放模型 | 第39-40页 |
·氮氧化物生成模型 | 第39页 |
·碳烟生成模型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几何模型的建立及模型的验证 | 第41-47页 |
·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的数值计算 | 第41-43页 |
·计算对象 | 第41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网格划分 | 第42页 |
·计算初始参数的设定 | 第42-43页 |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3-45页 |
·缸内气体流动模型 | 第43-44页 |
·燃油喷射和雾化模型 | 第44页 |
·燃烧模型 | 第44页 |
·排放模型 | 第44-45页 |
·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柴油机掺烧生物柴油的性能及燃烧特性 | 第47-54页 |
·不同燃料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模拟分析 | 第47-51页 |
·缸内压力分析 | 第47-49页 |
·放热率分析 | 第49-50页 |
·燃油经济性分析 | 第50-51页 |
·不同燃料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模拟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EGR 率对生物柴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54-64页 |
·EGR 率对 B20 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EGR 率对 B20 柴油机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EGR 率对 B20 柴油机燃油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EGR 率对 B20 柴油机 NOX排放的影响 | 第57-62页 |
·缸内温度与 NOX生成的对应关系 | 第58-60页 |
·反应物浓度与 NOX生成的对应关系 | 第60-62页 |
·EGR 率对 B20 柴油机 SOOT 排放的影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