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免疫学论文

Serratia plymuthica群体感应信号对植物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4页
   ·农作物病害防治第14页
   ·生物防治第14-15页
   ·植物根际促生菌第15页
   ·革兰氏阴性普城菌沙雷菌属(Serratia.plymuthica)第15-18页
     ·S.plymuthica作为植物病原菌生物防治因子第16页
     ·S plymuthica来控制土传病害第16-17页
     ·用S.plymuthica控制收获后的真菌病害第17页
     ·使用S.plymuthica来控制真菌引起的叶疾病第17-18页
   ·生物防治的机理第18-22页
     ·抗生作用第18-19页
     ·寄生现象第19-21页
     ·铁载体和铁元素的竞争第21页
     ·植物诱导抗性的机制第21-22页
     ·植物生长促进第22页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其信号分子第22-29页
     ·细菌群体感应的发现第22-23页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第23-24页
     ·群体感应的作用第24-26页
     ·群体感应系统调控PGPR与寄主进行信号交流第26-27页
     ·蛋白质组学分析群体感应系统第27-29页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常用方法第29-32页
     ·植物转基因技术第29-30页
     ·常用植物转基因方法第30-31页
     ·农杆菌介导的floral-dip转基因第31-32页
   ·研究意义第32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2-3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4页
第二章 AHL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生长和缓解盐胁迫第34-55页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及配制第34-38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4-35页
     ·试剂及配制第35-38页
   ·实验方法第38-41页
   ·实验结果第41-52页
     ·梯度AHL浓度下Arabidopsis thaliana生长第41-42页
     ·AHL浓度缓解盐胁迫Arabidopsis thaliana生长第42-43页
     ·AHL浓度缓解ABA胁迫Arabidopsis thaliana生长第43-44页
     ·梯度AHL信号分子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第44-46页
     ·AHL梯度下缓解盐胁迫水稻萌发及生长第46-48页
     ·AHL梯度下缓解ABA胁迫水稻萌发及生长第48-49页
     ·C48及其双突变体菌过滤上清液缓解ABA胁迫水稻萌发第49-51页
     ·DR5::GUS基因报告拟南芥应答AHL信号分子第51页
     ·激光共聚焦检测AHL信号分子处理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后体内NO与过氧化氢的含量第51-52页
   ·讨论第52-55页
第三章 AHL信号分子诱导不定根的形成第55-64页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6页
   ·实验结果第56-62页
     ·梯度AHL信号分子处理绿豆幼苗产生不定根第56-57页
     ·去除内源IAA后AHL调节绿豆产生不定根第57-59页
     ·IBA通过H2O2促进绿豆不定根生长第59-60页
     ·AHL通过调节IAA产生并通过H2O2第二信使调节绿豆不定根形成第60-61页
     ·不同处理绿豆幼苗不定根生长情况第61-62页
     ·各处理绿豆幼苗的不定根中H2O2的积累第62页
   ·讨论第62-64页
第四章 蛋白组学分析拟南芥和水稻对生防菌信号分子应答生防菌QS信号分子的应答第64-90页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第65-67页
     ·实验仪器第65页
     ·实验材料第65页
     ·试剂和药品第65页
     ·二维电泳相关试剂及其配置方法第65-67页
   ·实验方法第67-74页
     ·材料准备与蛋白提取第67-69页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69-70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70页
     ·二维电泳第70-72页
     ·质谱鉴定第72-74页
   ·结果第74-88页
     ·蛋白质标准曲线第74页
     ·拟南芥双向电泳及质谱鉴定第74-79页
     ·水稻根部双向电泳及质谱鉴定结果第79-85页
     ·水稻叶片二维电泳及质谱鉴定结果第85-88页
   ·讨论第88-90页
第五章 转基因技术分析生防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作用第90-107页
   ·实验材料第90-92页
     ·植物材料第90页
     ·各种酶及试剂第90-91页
     ·植物培养材料第91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91-92页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配制第92页
     ·培养基配制第92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92页
   ·实验方法第92-100页
     ·植物培养及生长条件第92-93页
     ·PCR扩增第93-94页
     ·质粒提取第94-96页
     ·E.coli超级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96页
     ·质粒酶切第96页
     ·连接反应第96页
     ·质粒转化(E.coli)第96-97页
     ·核酸的电泳第97页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97-98页
     ·电击转化农杆菌第98页
     ·Arabidopsis thaliana的转化第98页
     ·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的转化及抗性苗的筛选第98-99页
     ·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DNA提取第99页
     ·植物杂交第99-100页
   ·结果第100-106页
     ·Serratia plymuthica与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概率情况分析第100-101页
     ·引物设计第101-102页
     ·spli,spllR;spsI,spsR基因pfu扩增第102页
     ·In-fution第102-103页
     ·pGREEN35S-splI/spllR/spsI/spsR菌落PCR第103-104页
     ·酶切结果第104页
     ·转基因Arabidopsis thaliana第104-105页
     ·转基因苗鉴定第105-106页
   ·讨论第106-10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09页
   ·结论第107-108页
   ·展望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118页
参加课题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非理想状态的数学模型及解耦控制
下一篇:姬松茸中硒的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