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幸福感整合模型建构及基于大学生的初步验证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引言第10-11页
2 幸福感文献综述第11-25页
   ·从需要角度看幸福感的发展第11-14页
     ·幸福感溯源第11-12页
     ·幸福感与需要相关研究第12-13页
     ·小结第13-14页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关于幸福感的构念第15-19页
     ·主观幸福感第15-16页
     ·心理幸福感第16-17页
     ·社会幸福感第17页
     ·实现幸福感第17页
     ·小结第17-19页
   ·幸福感的测量及存在问题第19-25页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第19-21页
     ·心理幸福感的测量第21-22页
     ·社会幸福感的测量第22页
     ·实现幸福感的测量第22页
     ·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第22-23页
     ·小结第23-25页
3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25-32页
   ·对以往研究的思考及问题提出第25-29页
     ·幸福感构念的不足第25-26页
     ·幸福感测量的不足第26页
     ·本研究关于幸福感的构念第26-27页
     ·本研究幸福感整合模型的维度及测量第27-29页
     ·研究取样第29页
   ·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第29-31页
     ·小结第30-31页
   ·研究意义第31页
     ·理论意义第31页
     ·现实意义第31页
   ·研究假设第31-32页
4. 关于幸福感整合模型的研究设计第32-46页
   ·研究假设第32页
   ·研究对象第32页
   ·材料与工具第32-33页
   ·数据处理第33页
   ·研究方法第33-35页
     ·维度选取第33页
     ·题目编制第33页
     ·预测第33-34页
     ·正式量表的编制第34页
     ·正式施测第34-35页
   ·研究结果第35-44页
     ·项目分析第35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与维度确定第35-37页
     ·二阶因素分析结果及命名第37-39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39-41页
     ·内部一致性信度第41-42页
     ·复测信度第42页
     ·内容效度第42页
     ·结构效度第42-43页
     ·效标效度第43-44页
   ·分析和讨论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5 关于幸福感结构因子层次的研究设计第46-49页
   ·研究假设第46页
   ·研究对象第46页
   ·材料与工具第46-47页
   ·数据处理第47页
   ·研究结果第47页
   ·分析与讨论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6 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设计第49-52页
   ·研究假设第49页
   ·研究对象第49页
   ·材料与工具第49页
   ·数据处理第49-50页
   ·研究结果第50页
   ·分析与讨论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7 总的讨论第52-56页
   ·幸福感构念的整合第52页
   ·测量工具的改进第52-53页
   ·理论建构的验证第53-54页
   ·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54页
   ·关于本研究的不足第54-56页
     ·幸福感的构念第54页
     ·幸福感的测量第54-55页
     ·幸福感的取样第55页
     ·幸福感的结构因子的层次第55-56页
8 结论第56-57页
   ·幸福感整合模型第56页
   ·问卷信效度第56页
   ·幸福感结构因子的层次第56页
   ·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件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
下一篇: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与自尊、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