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综述第13-2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新媒体概述第21-34页
   ·新媒体的内涵和特征第21-24页
     ·新媒体的内涵第21-22页
     ·新媒体的特征第22-24页
   ·新媒体的起源和发展第24-26页
     ·新媒体的起源和发展第24-25页
     ·新媒体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第25-26页
   ·新媒体的功能第26-30页
     ·舆论功能第26-27页
     ·娱乐功能第27-28页
     ·文化载体第28-29页
     ·教育功能第29-30页
     ·信息沟通第30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30-34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第30-31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31-32页
     ·相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32-34页
第3章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34-47页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状况第34-37页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第37-43页
     ·促进了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形成第37-39页
     ·优化了大学生的学习过程第39页
     ·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第39-41页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41-42页
     ·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第42页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第42-43页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第43-47页
     ·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第43-44页
     ·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学风第44-45页
     ·弱化了思政教育者的权威地位第45页
     ·思想政治教育类新媒体有待改进第45-46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难以应对第46-47页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第47-59页
   ·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体支撑平台第47-52页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思想阵地第47-48页
     ·完善博客和微博客教育载体,加强渠道建设第48-49页
     ·探索手机与思政工作的结合,提升到达率第49-50页
     ·利用即时通讯,搭建思政新平台第50页
     ·理顺校园 BBS,引导正确舆论走向第50-52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受环境第52-54页
     ·重视校园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第52-53页
     ·规范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行为第53-54页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造就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第54-56页
     ·加强教育者媒体素质培养第54-55页
     ·组建好全员育人的教育队伍第55-56页
   ·加强高校学生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56-59页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第56-57页
     ·强化大学生三观教育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 A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问卷第66-68页
附录 B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实证研究个案采访提纲第68-69页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下一篇:人本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