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基本方法 | 第17页 |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7-19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7-18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就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19-25页 |
·就业能力培养中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就业能力 | 第19页 |
·大学生就业能力 | 第19-20页 |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 第20页 |
·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通用能力的培养 | 第20-21页 |
·专业能力的培养 | 第21-22页 |
·求职技能的培养 | 第22-23页 |
·就业能力培养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学生发展理论 | 第23页 |
·人职匹配理论 | 第23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3-24页 |
·SWOT 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 第25-32页 |
·培养的特色 | 第25-27页 |
·立体的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 第25-26页 |
·个性化的专业技术人才 | 第26页 |
·高度注重实践平台的搭建 | 第26页 |
·多方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 第26-27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内部问题 | 第27页 |
·外部问题 | 第27-28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2页 |
·政策制度不完善 | 第28-29页 |
·校企合作不到位 | 第29页 |
·高校定位不清晰 | 第29-30页 |
·学生个人不重视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经验及启示 | 第32-35页 |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经验 | 第32-33页 |
·美国 | 第32页 |
·英国 | 第32页 |
·德国 | 第32页 |
·日本 | 第32-33页 |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 第33-35页 |
·健全就业制度 | 第33页 |
·科学培养模式 | 第33页 |
·规范教学管理 | 第33-34页 |
·全员参与过程 | 第34-35页 |
第5章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 第35-42页 |
·政府方面 | 第35-36页 |
·完善相关政策方案 | 第35页 |
·规范就业服务市场 | 第35-36页 |
·企业方面 | 第36-37页 |
·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培养 | 第36-37页 |
·改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 第37页 |
·高校自身 | 第37-39页 |
·对准市场科学调整专业 | 第37-38页 |
·加强师资优化培养目标 | 第38页 |
·着眼素质加强实践教学 | 第38页 |
·拓展渠道增强就业服务 | 第38-39页 |
·学生本人 | 第39-42页 |
·增强个人规划意识 | 第39页 |
·注重综合素质提升 | 第39-40页 |
·加强社会实践能力 | 第40-41页 |
·强化专业技术学习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