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清源镇彩门楼的地方性解读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14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现状及资料来源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局限性 | 第13-14页 |
1 清源镇彩门楼概说 | 第14-23页 |
·清源镇彩门楼生成的背景 | 第15-17页 |
·彩门楼生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5-16页 |
·彩门楼生成的历史文化环境 | 第16-17页 |
·清源镇彩门楼的历史演进 | 第17-19页 |
·独特的清源镇彩门楼 | 第19-23页 |
·不同时期的清源镇彩门楼 | 第20页 |
·清源镇彩门楼与牌坊比较 | 第20-23页 |
2 清源镇彩门楼的搭建之韵 | 第23-31页 |
·“搭积木”的游戏 | 第23-26页 |
·技艺之美 | 第26-28页 |
·立架 | 第26-27页 |
·扭彩 | 第27-28页 |
·形式之美 | 第28-30页 |
·构造 | 第28-29页 |
·色彩 | 第29页 |
·图案纹饰 | 第29-30页 |
·智慧之美 | 第30-31页 |
3 清源镇彩门楼的文化剖析 | 第31-41页 |
·作为符号的清源镇彩门楼 | 第31-34页 |
·生命延续的渴望 | 第31-33页 |
·幸福生活的企盼 | 第33-34页 |
·清源镇彩门楼的功能审视 | 第34-38页 |
·祈吉求祥 | 第34页 |
·在商言商 | 第34-37页 |
·彩门楼当街撑面面 | 第37-38页 |
·历史记忆的延续 | 第38-39页 |
·错位的“表演” | 第39-41页 |
4 变与不变,本真的彩门楼 | 第41-49页 |
·变化的外延 | 第41-46页 |
·彩门楼的日常化趋势 | 第41-44页 |
·彩门楼搭建技艺的变化 | 第44-46页 |
·不变的内涵——对于本真性的思考 | 第46-49页 |
结语:彩门楼——晋商的兴衰之歌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