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背景及理论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9-11页 |
·我国发展单兵系统的必要性及策略 | 第11-12页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体系结构 | 第14-19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 第14-15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5页 |
·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 第15-16页 |
·ARM处理器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概述 | 第17页 |
·基于ARM9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19页 |
第三章 ZigBee的基本概念 | 第19-28页 |
·ZigBee技术简介 | 第19-20页 |
·ZigBee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0-21页 |
·ZigBee网络体系结构 | 第21-24页 |
·ZigBee的功能类型设备 | 第21-22页 |
·ZigBee的节点类型 | 第22页 |
·ZigBee的拓扑结构 | 第22-23页 |
·ZigBee的工作模式 | 第23-24页 |
·ZigBee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ZigBee的组网原理 | 第25-28页 |
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的功率优化方法 | 第28-32页 |
·处理器的选型 | 第28-29页 |
·处理器供电电压和时钟频率 | 第29页 |
·总线宽度 | 第29页 |
·接口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29-30页 |
·端接电阻的选取 | 第29-30页 |
·悬空脚的处理 | 第30页 |
·缓冲器的必要性 | 第30页 |
·电源的动态管理 | 第30-31页 |
·工作模式的选择 | 第30-31页 |
·关闭不需要的外设控制器 | 第31页 |
·系统的供电设计 | 第31-32页 |
·线性稳压转换 | 第31页 |
·DC to DC | 第31-32页 |
第五章 系统技术方案和途径设想 | 第32-37页 |
·系统设计目标及体系架构 | 第32-33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2页 |
·系统的体系架构 | 第32-33页 |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 第33-34页 |
·单兵信息装备 | 第33页 |
·便携数据处理设备 | 第33-34页 |
·系统主要技术途径设想 | 第34-37页 |
·便携数据处理设备模块 | 第34页 |
·无线传感器模块 | 第34-35页 |
·传感器模块 | 第35页 |
·ZigBee模块 | 第35-36页 |
·ZigBee网关 | 第36-37页 |
第六章 便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 第37-53页 |
·便携数据采集处理设备模块 | 第37-45页 |
·原理框图 | 第37页 |
·复位设计 | 第37-38页 |
·时钟设计 | 第38-39页 |
·内存设计 | 第39-41页 |
·FLASH设计 | 第41-42页 |
·系统电源的设计 | 第42-43页 |
·模块成品图 | 第43-45页 |
·ZigBee模块设计 | 第45-47页 |
·模块说明 | 第45页 |
·应用范围 | 第45页 |
·模块特点 | 第45-46页 |
·模块接口说明 | 第46-47页 |
·无线传感器模块设计 | 第47-49页 |
·原理框图 | 第47-48页 |
·终端节点流程 | 第48页 |
·无线数据的收发 | 第48-49页 |
·ZigBee组网 | 第49-53页 |
·ZigBee网络平台的体系架构 | 第49-51页 |
·网络协调器的实现 | 第51-53页 |
第七章 系统的功耗优化策略和实现 | 第53-57页 |
·处理器的功耗优化 | 第53-54页 |
·电源的动态管理 | 第54-55页 |
·电源动态管理程序 | 第55-57页 |
第八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相关驱动设计 | 第57-60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型 | 第57页 |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 第57-58页 |
·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58-60页 |
·BootLoader的开发 | 第58页 |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58页 |
·根文件的制作 | 第58-60页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