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 第12-15页 |
·城乡规划的概述 | 第12-13页 |
·城乡规划与知识产权的结合 | 第13-14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切入点 | 第15-19页 |
·国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理论意义与预期创新点 | 第20-22页 |
·理论意义 | 第20-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城乡规划与知识产权的法理分析 | 第22-29页 |
·城乡规划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依据 | 第22-26页 |
·城乡规划的稀缺性 | 第22-23页 |
·城乡规划的创造性 | 第23页 |
·城乡规划的技术性 | 第23-24页 |
·城乡规划的注册性 | 第24页 |
·城乡规划的原创性 | 第24-25页 |
·城乡规划的商业秘密性 | 第25页 |
·城乡规划的专利性 | 第25-26页 |
·城乡规划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理由 | 第26-27页 |
·实现社会公平 | 第26页 |
·维护合法经济利益 | 第26-27页 |
·知识产权保护是公共利益的诉求 | 第27页 |
·知识产权保护是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的有效形式 | 第27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看法 | 第27-29页 |
第3章 城乡规划与知识产权关系 | 第29-34页 |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概述 | 第29-31页 |
·国际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 第29-30页 |
·中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 第30-31页 |
·城乡规划的法律保护的由来 | 第31-34页 |
第4章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第34-40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第34-36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特点 | 第34-35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 第35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主客体 | 第35-36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缺陷 | 第36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利成因 | 第36-40页 |
·理论研究不足 | 第36-37页 |
·归属不明确 | 第37-38页 |
·法律制度缺失 | 第38-40页 |
第5章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 | 第40-49页 |
·政策法规体系 | 第40-45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专利保护 | 第40-41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商标保护 | 第41-42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 | 第42-43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著作权保护 | 第43-45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 第45页 |
·物资保障体系 | 第45-47页 |
·物资投入 | 第46页 |
·奖励机制 | 第46页 |
·金融政策 | 第46页 |
·政府采购方面 | 第46-47页 |
·人才教育体系 | 第47-49页 |
·人才培养 | 第47页 |
·人才应用 | 第47页 |
·人才教育 | 第47-49页 |
第6章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措施和建议 | 第49-53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措施 | 第49-50页 |
·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思想 | 第49页 |
·使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具备可操作性 | 第49页 |
·健全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反馈机制 | 第49-50页 |
·创新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50页 |
·知识产权的教育及培训 | 第50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 第50-53页 |
·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完善 | 第50-51页 |
·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第51页 |
·多层面加强宣传,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51页 |
·落实知识产权的应用与城乡规划的管理力度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