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8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2-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及主要学说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主要学说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缺陷产品制度的概述 | 第18-35页 |
·产品缺陷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22页 |
·产品缺陷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产品缺陷的分类 | 第19-21页 |
·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的辨析 | 第21-22页 |
·产品召回的定义及分类 | 第22-27页 |
·产品召回的定义 | 第22-24页 |
·产品召回的分类 | 第24页 |
·产品召回的特征 | 第24-25页 |
·产品召回的处理方式 | 第25页 |
·产品召回与相似概念辨析 | 第25-27页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与意义 | 第27-31页 |
·缺陷汽年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 | 第27页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27-28页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管理方式 | 第28-29页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意义 | 第29-31页 |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概述 | 第31-35页 |
· | 第31-33页 |
·相关法律及规定 | 第31-32页 |
·具体法规 | 第32-33页 |
·管理机构 | 第33页 |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模式 | 第33-34页 |
·召回流程 | 第34-35页 |
第3章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5-42页 |
·典型案例(某品牌汽车缺陷调查) | 第35-36页 |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36-39页 |
·立法层次低 | 第36-37页 |
·法律责任过轻 | 第37-38页 |
·内容不完善 | 第38-39页 |
·缺乏产品安全标准及缺陷专业鉴定机构 | 第39-40页 |
·缺乏产品安全标准 | 第39-40页 |
·缺乏专业正的缺陷鉴定机构 | 第40页 |
·主管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40-42页 |
·缺陷汽车产品信息的功能不完善 | 第40-41页 |
·监管力量不足 | 第41-42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 | 第42-50页 |
·构建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法律体系 | 第42-46页 |
·提高立法层次 | 第42-43页 |
·完善法律责任 | 第43-44页 |
·完善法律责任 | 第43-44页 |
·引入惩罚性赔偿 | 第44页 |
·完善召回内容 | 第44-46页 |
·将发展缺陷纳入召回 | 第44-45页 |
·重视环保问题 | 第45页 |
·建议简易召回程序 | 第45-46页 |
·建立健全汽车产品认定体系 | 第46-47页 |
·完善汽车产品安全标准 | 第46页 |
·建立权威公正汽车产品缺陷鉴定机构 | 第46-47页 |
·建立健全缺陷汽车产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 第47-48页 |
·建立缺陷汽车产品信息系统 | 第47页 |
·建立汽车产品伤害监测系统 | 第47-48页 |
·加强汽车产品缺陷制度的宣传力度 | 第48-49页 |
·明确职能分工加强队伍建设 | 第49页 |
·加强行业协会对产品召回的辅助作用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