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论 | 第8-21页 |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的含义 | 第8-10页 |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的特征 | 第10-12页 |
·惩罚性 | 第10-11页 |
·私诉性 | 第11页 |
·法定性 | 第11-12页 |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性质 | 第12-14页 |
·私法性质—英美法系 | 第12页 |
·公法性质—大陆法系 | 第12-13页 |
·兼有公法性质的私法性 | 第13-14页 |
·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 | 第14-17页 |
·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的关系 | 第14-15页 |
·惩罚性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的关系 | 第15-16页 |
·惩罚性赔偿与罚金、罚款的关系 | 第16-17页 |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目的和功能 | 第17-21页 |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目的 | 第17-19页 |
·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 第19-21页 |
2 域外消费者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剖析 | 第21-25页 |
·消费者领域惩罚性赔偿立法例 | 第21-23页 |
·英美法系 | 第21-22页 |
·大陆法系 | 第22-23页 |
·域外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5页 |
3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消费领域的运用 | 第25-36页 |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消费领域的适用条件 | 第25-31页 |
·主体要件 | 第25-26页 |
·主观要件 | 第26-27页 |
·客观行为 | 第27-29页 |
·损害后果 | 第29-31页 |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消费领域的适用范围 | 第31-36页 |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普通消费领域的适用 | 第31-33页 |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商品房交易领域的适用 | 第33-35页 |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食品消费领域的适用 | 第35-36页 |
4 完善我国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 | 第36-42页 |
·我国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立法理论体系不完善 | 第36页 |
·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不统一 | 第36-37页 |
·适用范围及条件过于严格 | 第37-38页 |
·举证责任不利于消费者维权 | 第38页 |
·完善我国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38-42页 |
·完善立法体系 | 第38页 |
·修正惩罚性赔偿基数和倍数 | 第38-39页 |
·扩大适用范围 | 第39-40页 |
·完善主观适用条件 | 第40页 |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