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约金的调整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违约金调整的必要性及其价值 | 第20-26页 |
·违约金的调整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违约金调整的法理层面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违约金调整的司法实践层面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违约金调整的价值 | 第23-26页 |
·违约金调整的工具性价值 | 第23-24页 |
·违约金调整的目的性价值 | 第24-26页 |
第3章 违约金调整的基本原则与适用条件 | 第26-32页 |
·违约金调整的基本原则 | 第26-29页 |
·坚持公平的原则 | 第26-27页 |
·尊重并考量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 第27-28页 |
·坚持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的原则 | 第28-29页 |
·违约金调整的适用条件 | 第29-32页 |
·有合法有效的违约金条款的存在 | 第29-30页 |
·存在违约行为 | 第30页 |
·违约金过分高于或者低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 第30-31页 |
·当事人提出申请 | 第31-32页 |
第4章 违约金调整的依据和程序 | 第32-45页 |
·违约金调整的依据 | 第32-35页 |
·违约金调整的参照标准 | 第32-33页 |
·违约金调整的考量因素 | 第33-35页 |
·违约金调整的程序 | 第35-45页 |
·违约金调整的提出 | 第35-37页 |
·违约金调整的举证 | 第37-40页 |
·违约金调整过程中法院或仲裁机构释明权的行使 | 第40-45页 |
第5章 我国违约金调整制度的完善 | 第45-52页 |
·我国目前违约金调整制度的缺陷 | 第45-47页 |
·对违约金调整的标准和幅度规定过于模糊 | 第45-46页 |
·违约金调整的程序性问题不够清晰 | 第46页 |
·过分抽象的法律规定导致司法裁量的随意 | 第46-47页 |
·完善我国违约金调整制度的建议 | 第47-52页 |
·明确违约金调整的标准和幅度 | 第47-49页 |
·细化违约金调整的程序 | 第49-50页 |
·适当控制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量权 | 第50页 |
·限定当事人行使请求权的期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