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1 企业信用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2.2 信用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信用政策包含内容 | 第19-20页 |
2.2.2 信用标准制定方法 | 第20-21页 |
2.2.3 信用管理组织模式 | 第21-22页 |
2.3 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3.1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 第22页 |
2.3.2 应收账款的评价指标 | 第22-23页 |
2.3.3 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理论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YL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3.1 YL 建筑公司概况 | 第27-29页 |
3.1.1 YL建筑公司简介 | 第27页 |
3.1.2 YL 建筑公司组织架构 | 第27-29页 |
3.2 YL建筑公司应收账款事前管理现状分析 | 第29-32页 |
3.2.1 信用管理组织设置现状分析 | 第29页 |
3.2.2 应收账款政策制定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3.2.3 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现状 | 第30-32页 |
3.3 YL建筑公司应收账款事中管理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3.3.1 销售部门下信用组织运行现状分析 | 第32页 |
3.3.2 应收账款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第32-36页 |
3.3.3 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执行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3.4 YL 公司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现状分析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导致 YL 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4.1 YL 建筑公司应收账款事前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4.1.1 企业管理层的意识不强 | 第38页 |
4.1.2 客户信用管理制度缺失 | 第38页 |
4.1.3 客户信用管理流程不完善 | 第38-39页 |
4.2 YL建筑公司应收账款事中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4.2.1 医疗建筑市场过度竞争 | 第39页 |
4.2.2 合同执行不力 | 第39-40页 |
4.2.3 公司应收账款日常管控不够 | 第40页 |
4.3 YL建筑公司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YL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 | 第42-55页 |
5.1 事前控制改进措施 | 第43-51页 |
5.1.1 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 第43-44页 |
5.1.2 建立信用管理流程 | 第44-47页 |
5.1.3 完善信用管理制度 | 第47-51页 |
5.2 事中控制改进措施 | 第51-53页 |
5.2.1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监控 | 第51-52页 |
5.2.2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 第52-53页 |
5.3 事后控制改进措施 | 第53-54页 |
5.3.1 完善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 第53页 |
5.3.2 开展应收账款保理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