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緒論 | 第12-30页 |
| ·研究對象: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 | 第12-15页 |
| ·什麼是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 | 第12-13页 |
| ·關於同構同義詞雙音合成詞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研究的方法和條件 | 第15-19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 ·關於史書語料的使用 | 第17-18页 |
| ·研究的條件 | 第18-19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意義 | 第19-30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的意義 | 第19-30页 |
| 第二章 同構同義双音合成詞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形成因素 | 第30-55页 |
| ·同構同義詞存在的普遍性 | 第30-44页 |
| ·文言材料和白話材料中的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 | 第30-38页 |
| ·《現漢》所收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 | 第38-44页 |
|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的形成因素 | 第44-55页 |
| ·一定的必然性 | 第44-48页 |
| ·必要性 | 第48-55页 |
| 第三章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的衍生機制(上) | 第55-90页 |
| ·仿造 | 第55-90页 |
| ·相同位置的語素同義 | 第56-77页 |
| ·相同位置的語素不同義 | 第77-90页 |
| 第三章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的衍生機制(下) | 第90-126页 |
| ·暗合 | 第90-124页 |
| ·雙音化造詞 | 第90-96页 |
| ·來源不同的同構同義詞 | 第96-101页 |
| ·合稱造詞:以"平民百姓"義雙音複合詞為例 | 第101-115页 |
| ·原子聚合造詞 | 第115-124页 |
| ·其它情況 | 第124-126页 |
| 第四章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的歷時演變 | 第126-170页 |
|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對同義語素的選擇 | 第126-127页 |
|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的演變 | 第127-163页 |
| ·一組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部份見於《現漢》 | 第128-154页 |
| ·一組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皆見於《現漢》 | 第154-159页 |
| ·一組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皆不見於《現漢》 | 第159-163页 |
| ·演變過程中的驅動因素 | 第163-170页 |
| ·語言世界的因素 | 第163-168页 |
| ·主觀世界的因素 | 第168-170页 |
| 第五章 同構同義双音合成詞應用舉例 | 第170-206页 |
|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與訓詁實踐 | 第170-181页 |
|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與古籍文獻整理 | 第181-195页 |
| ·石刻文獻整理 | 第181-186页 |
| ·傳世文獻整理 | 第186-195页 |
|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和韻律詞研究 | 第195-201页 |
|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與句樣研究 | 第201-206页 |
| 第六章 同構同義雙音合成詞與辭書编纂 | 第206-227页 |
| ·辯證 | 第206-210页 |
| ·有助於辯證釋義之誤 | 第206-209页 |
| ·有助於辯證援引之誤 | 第209-210页 |
| ·補充逸義 | 第210-219页 |
| ·增強會通 | 第219-220页 |
| ·補充詞目 | 第220-227页 |
| 主要參考文獻 | 第227-236页 |
| 引用書目 | 第236-248页 |
| 附錄一 | 第248-260页 |
| 附錄二 | 第260-270页 |
| 附錄三 | 第270-271页 |
| 後記 | 第2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