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PhlG的晶体结构以及对其活性机理的探讨 | 第12-4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生物防治与荧光假单胞杆菌 | 第12-14页 |
·生物防治活性的转录调控和翻译后调控 | 第14-16页 |
·荧光假单胞杆菌参与DAPG代谢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6页 |
·碳-碳键水解酶概述 | 第16-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基因克隆及质粒构建 | 第17页 |
·PhlG的表达与纯化 | 第17-18页 |
·PhlG晶体生长与优化及衍射数据收集 | 第18-19页 |
·PhlG的结构解析、模型构建与结构修正 | 第19-20页 |
·PhlG的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PhlG与其底物DAPG的分子对接模拟 | 第20-21页 |
·PhlG的活性中心的突变体的构建及活性测定 | 第21-22页 |
·PhlG的底物进入通道的计算模拟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5页 |
·PhlG结晶和数据收集 | 第22-23页 |
·PhlG的结构解析和结构精修 | 第23-24页 |
·PhlG的整体结构 | 第24-28页 |
·活性位点,底物docking模拟和突变分析 | 第28-30页 |
·推断的底物结合通道以及对于谷胱甘肽化引起的PhlG活性抑制的启示 | 第30-31页 |
·PhlG定义了C-C切割水解酶的一个新的家族 | 第31-32页 |
·底物特异性的结构生物学基础和PhlG的催化机理 | 第32-34页 |
·底物进入的结构生物学暗示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第2章 酵母的细胞色素b5及其还原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40-70页 |
·引言 | 第40-44页 |
·细胞色素b5与细胞色素b5还原酶 | 第41-43页 |
·细胞色素b5(Cyb5)与细胞色素b5还原酶(Cbr1)参与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循环 | 第43-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Cyb5与Cbrs基因的克隆 | 第44页 |
·Cyb5及其还原酶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44-45页 |
·Cyb5与Cbr1的结晶 | 第45-46页 |
·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46页 |
·结构解析 | 第46-47页 |
·Cyb5氧化还原状态的定性测定 | 第47-48页 |
·Cbrs系列蛋白还原酶活性的定性测定 | 第48页 |
·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 第48-49页 |
·Cbr1与Cyb5的分子对接模拟研究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5页 |
·蛋白的纯化 | 第49-50页 |
·蛋白的结晶和数据的收集 | 第50-53页 |
·对Cyb5和Cbr1的酶活的检测 | 第53-54页 |
·细胞色素b5还原酶Cbr1的整体结构 | 第54-58页 |
·Cyb5的整体结构 | 第58-60页 |
·Cyb5与Cbr1相互作用表面的研究 | 第60-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第3章 酿酒酵母谷氨酰胺合成酶Gln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70-96页 |
·引言 | 第70-74页 |
·细菌谷氨酰胺合酶GSⅠ的结构 | 第71-72页 |
·真核生物中的谷氨酰胺合酶GSⅡ | 第72-74页 |
·谷氨酰胺合酶与茶氨酸的合成 | 第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8页 |
·质粒的构建 | 第74-75页 |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75页 |
·晶体生长与优化,衍射数据收集及 | 第75-76页 |
·结构解析、模型构建与结构修正 | 第76-77页 |
·Glnl的酶活的测定 | 第77-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91页 |
·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78-80页 |
·Glnl的结晶 | 第80-81页 |
·Glnl的数据收集及结构解析 | 第81-83页 |
·Gln1AN18的总体结构 | 第83-85页 |
·Gln1N18中新的作用界面以及多聚体的形成 | 第85-86页 |
·对Glnl和Gln1AN18的活性的测定 | 第86-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 第96-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