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仲裁协议的有效性要素 | 第11-20页 |
第一节 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 | 第11-16页 |
一、《纽约公约》6与《仲裁示范法》7关于“书面”的规定 | 第11-13页 |
二、香港、英国仲裁法关于“书面”的规定 | 第13-16页 |
三、关于形式有效性的小结 | 第16页 |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实质有效性 | 第16-20页 |
一、仲裁之合意 | 第17页 |
二、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 第17-18页 |
三、可仲裁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肯定论和否定论的观点及评析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否定论的观点及评析 | 第21-24页 |
一、否定论的观点 | 第21-22页 |
二、对否定论观点的评析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肯定论的观点及评析 | 第24-28页 |
一、肯定论的观点 | 第24-25页 |
二、对肯定论观点的评析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英国和美国对于提单仲裁条款的态度 | 第28-39页 |
第一节 英国对于提单仲裁条款的态度 | 第28-33页 |
一、英国对于班轮提单仲裁条款的态度 | 第28-29页 |
二、英国对于租约提单仲裁条款的态度 | 第29-33页 |
第二节 美国对提单仲裁条款的态度 | 第33-39页 |
一、美国对提单仲裁条款态度的变化过程 | 第33-37页 |
二、对Sky Reefer 案的评析及后续发展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对提单仲裁条款的效力分析 | 第39-49页 |
第一节 提单仲裁条款在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效力 | 第39-43页 |
一、班轮提单 | 第39-41页 |
二、租约提单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提单仲裁条款在承运人和提单持有人之间的效力 | 第43-49页 |
一、提单的性质 | 第43-44页 |
二、台湾关于提单仲裁的立法 | 第44-45页 |
三、对中国的立法建议 | 第45-49页 |
第五章 我国海事仲裁制度的完善 | 第49-56页 |
第一节 临时仲裁制度的建立 | 第51-54页 |
一、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 | 第51页 |
二、中国的现实 | 第51-53页 |
三、英国仲裁法的借鉴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海事仲裁规则的完善 | 第54-56页 |
一、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概述 | 第54-55页 |
二、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规则概述及借鉴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