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战略研究构架 | 第17-27页 |
·相关概念及关系分析 | 第17-21页 |
·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与管理 | 第17-19页 |
·铁路工程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 第19-21页 |
·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发展战略的定位 | 第21-22页 |
·从战略内涵的角度分析 | 第21-22页 |
·从战略分类的角度分析 | 第22页 |
·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发展战略研究构架 | 第22-26页 |
·分析与诊断 | 第23-24页 |
·战略环境 | 第24-25页 |
·战略制定 | 第25页 |
·战略实施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现行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分析 | 第27-43页 |
·现行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的构成 | 第27-32页 |
·现行铁路工程造价标准工作取得的成绩 | 第32-34页 |
·现行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4-42页 |
·焦点访谈法简介 | 第34-35页 |
·访谈设计 | 第35-36页 |
·访谈结果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第43-51页 |
·基于PEST方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43-47页 |
·PEST分析方法简介 | 第43-44页 |
·Political-政治法规环境分析 | 第44页 |
·Economic-经济环境分析 | 第44-45页 |
·Social-社会环境分析 | 第45-46页 |
·Technological-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第46-47页 |
·基于RSM分析方法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47-50页 |
·RSM分析方法简介 | 第47页 |
·Revolution-改革模式分析 | 第47页 |
·Scale-建设规模分析 | 第47-48页 |
·Management-管理水平分析 | 第48-50页 |
·制定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51-62页 |
·指导思想 | 第51-54页 |
·近期指导思想 | 第51-53页 |
·远期指导思想 | 第53-54页 |
·战略目标 | 第54-56页 |
·战略任务 | 第56-59页 |
·建立全过程、全方位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 | 第56-57页 |
·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 第57-58页 |
·发挥国际示范作用 | 第58-59页 |
·战略步骤 | 第59-61页 |
·近期——稳定发展战略 | 第59-60页 |
·远期——创新发展战略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发展战略的实施 | 第62-72页 |
·战略方针 | 第62-63页 |
·政府引导 | 第62页 |
·双层主体 | 第62-63页 |
·分步推进 | 第63页 |
·试点先行 | 第63页 |
·战略措施 | 第63-68页 |
·保障体系 | 第68-70页 |
·保障体系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 第68-69页 |
·经费保障体系 | 第69页 |
·人才培养体系 | 第69-70页 |
·服务信息系统 | 第70页 |
·评估和修订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73-74页 |
附录一 焦点访谈提纲 | 第74页 |
附录二 焦点访谈记录例子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研工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