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8页 |
·铝团簇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镍团簇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镍铝合金团簇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 第18-19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势函数的选取及算法改进 | 第21-34页 |
·势函数 | 第21-23页 |
·TB-SMA势函数 | 第21-22页 |
·Sutton-chen势函数 | 第22-23页 |
·PSO-SA算法的提出 | 第23-30页 |
·粒子群算法 | 第24-26页 |
·收敛速度的改进 | 第26-27页 |
·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 | 第27-29页 |
·模拟过程 | 第29-30页 |
·PSO-SA算法测试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单质团簇的结构和性质 | 第34-52页 |
·单质团簇的能量 | 第34-38页 |
·铝原子团簇的能量 | 第34-36页 |
·镍原子团簇的能量 | 第36-38页 |
·单质团簇的结构 | 第38-41页 |
·铝团簇的结构 | 第38-39页 |
·镍团簇的结构 | 第39-41页 |
·单质团簇的稳定性 | 第41-44页 |
·铝原子团簇的稳定性 | 第41-43页 |
·镍原子团簇的稳定性 | 第43-44页 |
·单质团簇的平均键长 | 第44-45页 |
·铝原子团簇的平均键长 | 第44-45页 |
·镍原子团簇的平均键长 | 第45页 |
·单质团簇的电离势 | 第45-47页 |
·单质团簇的能带以及态密度 | 第47-50页 |
·铝原子团簇的能带以及态密度 | 第47-49页 |
·镍原子团簇的能带以及态密度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Ni-Al合金团簇的结构和性质 | 第52-78页 |
·合金团簇的结构 | 第52-62页 |
·模拟镍铝合金团簇的参数 | 第52-54页 |
·镍铝合金团簇的结构及能量 | 第54-62页 |
·Ni-Al合金团簇的稳定性 | 第62-63页 |
·A_3B,AB_3与AB型Ni-Al合金的结构和性质 | 第63-66页 |
·A_3B型的结构和性质 | 第63-65页 |
·AB_3型的结构和性质 | 第65-66页 |
·AB型的结构和性质 | 第66页 |
·Ni-Al合金团簇的态密度 | 第66-77页 |
·Ni_xAl_y(x+y=4)的态密度 | 第67-69页 |
·Ni_xAl_y(x+y=5)的态密度 | 第69-70页 |
·Ni_xAl_y(x+y=6)的态密度 | 第70-72页 |
·NiAl_x(x=6,7,8,9,10)的态密度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7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