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一、 引言 | 第9-12页 |
1.1 关于比较 | 第9页 |
1.2 汉语表示比较的句式研究述略 | 第9-10页 |
1.3 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确立 | 第10页 |
1.4 关于“有”字比较句 | 第10-12页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介绍及“有”字比较句的界定 | 第10-11页 |
1.4.2 “有”字句与“有”字比较句 | 第11-12页 |
二、 “有”字比较句的语表考察 | 第12-21页 |
2.1 “有”字比较句的结构项划分 | 第12-13页 |
2.2 比较前项:A项 | 第13-14页 |
2.2.1 体词性结构的A项 | 第13页 |
2.2.2 谓词性结构的A项 | 第13-14页 |
2.2.3 A项的特征归纳 | 第14页 |
2.3 比较后项:B项 | 第14页 |
2.3.1 体词性结构的B项 | 第14页 |
2.3.2 谓词性结构的B项 | 第14页 |
2.3.3 B项的特征归纳 | 第14页 |
2.4 “A项”和“B项”的联系与制约 | 第14-18页 |
2.4.1 “A项”和“B项”的结构与功能比较 | 第15页 |
2.4.2 “A项”和“B项”的隐现与不对称 | 第15-18页 |
2.5 比较词项的语表分析 | 第18-19页 |
2.6 比较值项的语表分析 | 第19-21页 |
2.6.1 比较值项的表现形式 | 第19页 |
2.6.2 “这么”、“这样”与“那么”、“那样”的区别 | 第19-21页 |
三、 语里考察 | 第21-35页 |
3.1 “有”字比较句的语义类型 | 第21-22页 |
3.1.1 确定型 | 第21-22页 |
3.1.2 模糊型 | 第22页 |
3.2 “没有”比较句的语义类型 | 第22-23页 |
3.2.1 差比型 | 第22页 |
3.2.2 反比型 | 第22-23页 |
3.3 比较点项 | 第23-35页 |
3.3.1 比较点项的构成 | 第23页 |
3.3.2 形容词性比较点项的考察 | 第23-24页 |
3.3.3 单音节形容词充当比较点项情况的考察 | 第24-25页 |
3.3.4 其他类的单音节形容词 | 第25-27页 |
3.3.5 双音节形容词充当比较点项的考察 | 第27-32页 |
3.3.6 “有”字比较句与“像……一样”句式的比较 | 第32-34页 |
3.3.7 双音节形容词充当“没有”句比较点项的考察 | 第34-35页 |
四、 语值考察 | 第35-40页 |
4.1 同一时间里,不同事物的性状在程度上的比较 | 第36页 |
4.2 不同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性状在程度上的比较 | 第36-37页 |
4.3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作比较 | 第37页 |
4.4 程度副词的使用对比较句的影响 | 第37-40页 |
五、 结束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