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行社业信用缺失及其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研究背景与选题原因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文献法 | 第10-11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11-12页 |
|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福建省旅行社业信用缺失状况分析 | 第21-35页 |
| ·福建省旅行社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 ·福建省旅行社信用缺失状况分析 | 第24-28页 |
| ·旅行社与关联企业的信用缺失 | 第24-26页 |
| ·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信用缺失 | 第26-28页 |
| ·对相关管理部门的信用缺失 | 第28页 |
| ·福建省旅行社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 第28-35页 |
| ·信用主体行为 | 第28-31页 |
| ·外部环境 | 第31-33页 |
| ·品牌意识欠缺、品牌效应模糊 | 第33-35页 |
| 第3章 福建省旅行社业信用评价 | 第35-51页 |
| ·信用评价的原则 | 第35-36页 |
| ·实事求是原则 | 第35页 |
| ·民主公开原则 | 第35页 |
| ·注重实绩原则 | 第35-36页 |
| ·立体评价原则 | 第36页 |
| ·信用评价的内容 | 第36页 |
| ·信用评价的过程 | 第36-50页 |
| ·建立层次结构 | 第36-37页 |
| ·明确评价程序 | 第37-38页 |
| ·观察阶段,搜集评价信息 | 第38页 |
| ·衡量阶段,进行分析 | 第38-45页 |
| ·对层次单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45-46页 |
| ·排序 | 第46-49页 |
| ·分析评价结果 | 第49页 |
| ·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第4章 福建省旅行社业信用构建的对策 | 第51-57页 |
| ·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惩罚和奖励力度,劣惩优奖 | 第51-52页 |
| ·加强行业透明度,增强监督效率 | 第52-53页 |
| ·对旅行社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 第53页 |
| ·对旅行社整改,提高入市门槛 | 第53-54页 |
| ·改进交易制度,提倡旅游后付款或分期结算旅游费用 | 第54-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