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和谐社会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人口流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5页 |
第1章 当代户籍制度与城乡人口流动的内容概述 | 第15-25页 |
·当代户籍制度的特点概括 | 第15-18页 |
·当代户籍制度的建立 | 第15-17页 |
·当代户籍制度的特殊性 | 第17-18页 |
·当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内容概要 | 第18-22页 |
·城乡人口流动的内涵 | 第18-19页 |
·转型期的城乡人口流动 | 第19-22页 |
·户籍制度与城乡人口流动的交互发展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当代户籍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的制约 | 第25-36页 |
·户籍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制约的表现 | 第25-30页 |
·户籍制度制约农民地域流动 | 第25-27页 |
·户籍制度制约农民社会流动 | 第27-30页 |
·户籍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制约的后果 | 第30-35页 |
·造就了农民与农民工的弱势身份 | 第30-31页 |
·延缓城市化进程及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31-33页 |
·触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长治久安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当代城乡人口流动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 第36-47页 |
·城乡人口流动要求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制度正义 | 第36-40页 |
·实现制度公平 | 第36-37页 |
·实现分配正义 | 第37-39页 |
·实现制度至善 | 第39-40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分析 | 第40-46页 |
·原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第41-42页 |
·主动力-政府政策调整 | 第42-44页 |
·持续力-城乡人口流动的正向作用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户籍制度改革评价与阻力因素分析 | 第47-54页 |
·户籍制度改革评价 | 第47-50页 |
·改革成效分析 | 第47-48页 |
·改革偏形式性 | 第48-50页 |
·阻力因素分析 | 第50-53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果 | 第50-51页 |
·地方政府与市民的博弈结果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和谐社会背景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 第54-67页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 第54-64页 |
·改变传统户籍思维 | 第54-56页 |
·追求户籍立法保障 | 第56-57页 |
·狭义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有序流动 | 第57-60页 |
·广义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社会公平公正 | 第60-64页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 第64-66页 |
·手段模式选择——集权与分权 | 第64-65页 |
·过程模式选择——分步到位与一步到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