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化期的调查 | 第8-9页 |
二、高一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 第11-18页 |
一、教材的衔接问题 | 第11-13页 |
(一)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 第11页 |
(二) 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和要求上的反差 | 第11-12页 |
(三) 初、高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问题 | 第12-13页 |
二、教师的衔接问题 | 第13-15页 |
(一) 教学方法方面 | 第13页 |
(二) 存在的几个问题 | 第13-15页 |
三、学生学习的衔接问题 | 第15-18页 |
(一) 初、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 第15页 |
(二) 初、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 第15-17页 |
(三) 初、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17页 |
(四) 初、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 | 第17页 |
(五) 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 第18-31页 |
一、教材的衔接 | 第18-22页 |
(一) 教材的衔接 | 第18页 |
(二) 教学内容的衔接 | 第18-19页 |
(三) 问题教学融合衔接教学模式 | 第19页 |
(四) 正确处理教学模式的统一与教学创新的关系 | 第19页 |
(五) 分散难点,注重教学内容的迁移与推广 | 第19-20页 |
(六) 编制并开设衔接数学教学的校本课程 | 第20-22页 |
二、教师的衔接 | 第22-24页 |
(一) 全面了解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情况 | 第22页 |
(二) 寻找衔接点,为衔接做好准备工作 | 第22-23页 |
(三) 调整教学进度,循序渐进 | 第23页 |
(四) 研究教法,推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 第23-24页 |
三、学生学习的衔接 | 第24-31页 |
(一)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 | 第24-25页 |
(二) 多维度实施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完成心理过渡 | 第25页 |
(三)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实现思维过渡 | 第25-27页 |
(四) 做好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 第27页 |
(五)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法的过渡 | 第27-29页 |
(六) 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化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