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的方法与成果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关于中学生反思能力水平的调查 | 第11-19页 |
一、问卷的调查及实施 | 第11页 |
二、问卷信度分析 | 第11-12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12-19页 |
第二节 阻碍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 第19-21页 |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 第19页 |
二、“反思型”教师的缺乏 | 第19-20页 |
三、学生“反思意识”的缺乏 | 第20页 |
四、“单一”的评价方式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反思理论概述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反思的内涵及特征 | 第22-25页 |
一、反思的内涵 | 第22-23页 |
二、反思的品质特征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反思能力 | 第25-28页 |
一、反思能力的构元 | 第25-26页 |
二、中学生反思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 | 第26-27页 |
三、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8-41页 |
第一节 概念图简介 | 第28-39页 |
一、概念图的涵义及特征 | 第28-30页 |
二、概念图的分类及制作过程 | 第30-32页 |
三、思维导图与概念图 | 第32-33页 |
四、概念图工具对比研究 | 第33-39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9页 |
第三节 双重编码理论和视觉学习理论 | 第39页 |
第四节 反思性教学理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 第41-51页 |
第一节 概念图对反思能力培养的支持 | 第41-42页 |
一、概念图让思维可视化 | 第41页 |
二、概念图建构过程离不开反思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反思意识的培养策略 | 第42-45页 |
一、激发学习兴趣 | 第42-44页 |
二、展示思维过程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反思技能的训练策略 | 第45-51页 |
一、概念图支架 | 第46-47页 |
二、小组合作构图 | 第47-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附录一:中学生反思能力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附录二:中学生反思能力问卷指标项 | 第54页 |
附录三:反思能力评价量规 | 第54-55页 |
附录四:高中学生反思能力调查问卷(六合高中) | 第55-58页 |
附录五:大学生反思性学习调查问卷 | 第58-59页 |
附录六:大学生反思性学习问卷指标项 | 第59-60页 |
个人参与的工作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