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1页 |
| ·铺管船用张紧器装置的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第9-11页 |
| ·电力拖动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技术 | 第11-18页 |
| ·电力拖动系统建模方法概述 | 第11-15页 |
| ·电力拖动系统仿真技术 | 第15-18页 |
|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第18-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0页 |
| ·本文组织安排 | 第20-21页 |
| 2 铺管船用张紧器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28页 |
| ·张紧器系统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1-24页 |
| ·张紧器系统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 ·张紧器系统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 ·张紧器电力拖动系统 | 第24-27页 |
| ·张紧器电力拖动系统功能 | 第24-25页 |
| ·电力拖动张紧器系统方案的确定 | 第25-27页 |
| ·张紧器电力拖动系统工作原理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建模与仿真技术理论基础 | 第28-41页 |
| ·功率键合图理论基础 | 第28-36页 |
| ·概述 | 第28-29页 |
| ·键合图理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 ·键合图基本构成元素 | 第30-34页 |
| ·电力拖动系统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 ·功率键合图的几个技术问题 | 第35-36页 |
| ·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 | 第36-40页 |
| ·Matlab/Simulink在仿真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 ·Matlab/Simulink仿真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 第37-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张紧器电力拖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1-56页 |
| ·张紧器电力拖动各子系统的动态模型 | 第41-52页 |
| ·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41-44页 |
| ·速度合成器键合图模型 | 第44-50页 |
| ·减速器的键合图模型 | 第50-51页 |
| ·履带板键合图模型 | 第51-52页 |
| ·电力拖动张紧器系统的动态模型 | 第52-54页 |
| ·张紧器电力拖动系统功率键合图 | 第52-53页 |
| ·张紧器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53-54页 |
| ·数学模型中各参量的处理 | 第54-55页 |
| ·基本参数的处理 | 第54页 |
| ·约束条件的处理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张紧器各子系统simulink图及其封装 | 第56-64页 |
| ·张紧器各子系统的Simulink模块图 | 第56-60页 |
| ·电动机子系统的Simulink模块图 | 第57-58页 |
| ·速度合成器子系统的Simulink模型 | 第58-59页 |
| ·减速器子系统Simulink模型 | 第59-60页 |
| ·履带板子系统Simulink模型 | 第60页 |
| ·张紧器控制环节 | 第60-63页 |
| ·常用的数字PID控制系统 | 第60-62页 |
| ·张紧器控制环节的Simulink模块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张紧器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 第64-73页 |
| ·张紧器系统动态模型 | 第64-65页 |
| ·张紧器系统动态仿真 | 第65-72页 |
| ·张紧器系统在没有干扰下的动态特性 | 第66-68页 |
| ·外界干扰对张紧器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68-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3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