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海泡石的有机表面改性及对聚苯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32页
   ·复合材料概述第9-10页
   ·纳米复合材料第10-13页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特点第10页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0-11页
     ·纳米复合材料的种类第11-12页
     ·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第12-13页
   ·海泡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第13-17页
     ·海泡石概述第13-15页
     ·海泡石的化学组成第15-16页
     ·海泡石的红外分析第16-17页
     ·海泡石的应用第17页
   ·无机矿物表面改性方法第17-20页
     ·表面吸附法改性第18页
     ·离子交换法改性第18页
     ·利用形成共价键的方法改性第18-19页
     ·接枝聚合改性法第19-20页
   ·海泡石的改性研究进展第20-23页
     ·酸改性法第20-21页
     ·离子交换改性第21页
     ·水热处理法第21-22页
     ·焙烧处理法第22页
     ·有机改性第22-23页
     ·矿物改性第23页
   ·聚合物/海泡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23-25页
   ·聚苯乙烯第25-26页
     ·聚苯乙烯概述第25页
     ·聚苯乙烯的聚合方法第25-26页
   ·聚苯乙烯/层状化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26-30页
     ·插层聚合法制备PS/层状化合物复合材料第26-29页
     ·聚合物熔融插层法制备PS/层状化合物复合材料第29-30页
     ·PS/层状化合物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第30页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实验方法第32-39页
   ·实验药品第32-33页
   ·实验仪器第33页
   ·试剂的精制与提纯第33-35页
     ·海泡石的提纯第33-34页
     ·苯乙烯单体(St)的精制第34页
     ·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精制第34页
     ·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的精制第34页
     ·溶剂甲苯的干燥处理第34-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海泡石第35页
     ·KH570改性海泡石第35页
     ·悬浮法制备聚苯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第35-36页
     ·乳液法制备聚苯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第36页
   ·表征与分析第36-39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6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6-37页
     ·接触角分析第37页
     ·差热分析(DTA)第37页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7页
     ·热重分析(TGA)第37页
     ·红外差谱分析第37-39页
第三章 海泡石的有机改性第39-50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海泡石第39-42页
     ·FT-IR分析第39-41页
     ·XRD分析第41-42页
   ·KH570改性海泡石第42-49页
     ·FT-IR分析第42-44页
     ·XRD分析第44-45页
     ·接触角分析第45-49页
       ·KH570用量对接触角大小的影响第46-47页
       ·反应时间对接触角大小的影响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聚苯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质研究第50-62页
   ·悬浮法制备PS/C-Sep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质第50-54页
     ·FT-IR分析第50-51页
     ·DSC分析第51-53页
     ·DTA分析第53-54页
   ·悬浮法制备PS/O-Sep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质第54-58页
     ·FT-IR分析第54-55页
     ·DSC分析第55-56页
     ·TGA分析第56-57页
     ·DTA分析第57-58页
   ·乳液法制备PS/C-Sep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质第58-60页
     ·FT-IR分析第58-59页
     ·DTA分析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下一步工作的设想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些低维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性质
下一篇: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