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性和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基本概念第8-9页
   ·网络特征第9页
   ·军事应用第9-10页
   ·本文的创新第10-12页
   ·文章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传感网络的能量有效的路由协议第13-21页
   ·能量有效的路由协议第13-18页
     ·基于网络结构分类的路由协议第13-16页
     ·基于路由作用分类的路由协议第16-17页
     ·路由协议的讨论与分析第17-18页
   ·DD协议的仿真分析第18-19页
     ·包的时延分析第18-19页
     ·能量消耗分析第19页
   ·本章结论第19-21页
第三章 异类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生存时间第21-34页
   ·异类传感器网络模型第21-25页
     ·异类网络模型第21-22页
     ·能量消耗模型第22-23页
     ·问题的提出第23-25页
   ·异类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生存时间第25-31页
     ·轮询次数关系式第25页
     ·最优簇首数目计算公式第25-28页
     ·异类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第28-31页
   ·网络生存时间的仿真分析第31-34页
     ·基站距离的影响第31页
     ·传感器网络大小的影响第31-32页
     ·压缩比的影响第32-33页
     ·高级节点的能量倍数和比率的影响第33-34页
第四章 传感网络的能量有效的MAC协议第34-41页
   ·IEEE 802.15.4协议第34-36页
   ·协议的性能分析第36-40页
     ·带宽利用率分析第36-38页
     ·包的投递率分析第38页
     ·时延分析第38-40页
     ·能量有效性分析第40页
   ·本章结论第40-41页
第五章 服务质量(QoS)的相关性研究第41-55页
   ·ad hoc网络的服务质量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第41-49页
     ·QoS的介绍第41-42页
     ·QoS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42-47页
     ·仿真验证第47-4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QoS问题第49-54页
     ·仿真环境第49-50页
     ·时延和时延抖动的仿真分析第50-52页
     ·仿真验证第52-5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QoS的研究方向第53-54页
   ·本章结论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总结第55页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6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下一篇:多功能诊断X射线机系统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