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页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考察第6-14页
 (一)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第7-9页
  1、“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第7-8页
  2、“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第8-9页
 (二) “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第9-11页
 (三)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文主义第11-14页
  1、古典人伦主义时期第11-12页
  2、中世纪权威主义时期第12页
  3、现代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时期第12-13页
  4、现代人本主义时期第13-14页
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容和要求第14-20页
 (一) 关心人的利益,重视人的需要第14-16页
 (二) 尊重受教育者人格,体现人文关怀第16-17页
 (三) 彰显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力第17-19页
 (四) 树立学生是受教育主体的理念第19-20页
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第20-30页
 (一)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理论依据第20-24页
 (二)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践意义第24-30页
  1、“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24-25页
  2、“以人为本”是教育规律的体现第25-27页
  3、“以人为本”是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第27-29页
  4、“以人为本”是教育科学化和实效性的要求第29-30页
四、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途径第30-37页
 (一) 多视域地认识和研究教育对象第31页
 (二) 营造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舆论氛围第31-33页
 (三) 全面提升教育者人文精神第33-35页
 (四) 适应社会发展,开发教育的新资源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注释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样图的纹理合成技术研究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性和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