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基本原理 | 第13-20页 |
一、雇佣合同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一) 定义 | 第13-14页 |
(二) 雇佣合同的特点 | 第14-15页 |
二、劳动合同的基本原理 | 第15-20页 |
(一) 定义 | 第15-16页 |
(二) 劳动合同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 劳动合同的性质 | 第17-19页 |
(四) 劳动合同的调整范围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历史沿革 | 第20-27页 |
一、雇佣合同到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演变的历史 | 第20-23页 |
(一) 雇佣合同—劳动合同:契约自由—契约社会化 | 第20-22页 |
(二) 雇佣合同—劳动合同:传统私法—社会法 | 第22-23页 |
二、各国关于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 | 第23-27页 |
(一) 英美法系 | 第23页 |
(二) 大陆法系 | 第23-27页 |
第三部分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比较研究 | 第27-34页 |
一、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定位 | 第27-29页 |
(一) 学界的几种观点 | 第27-28页 |
(二) 笔者的观点 | 第28-29页 |
二、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 第29-34页 |
(一) 简单澄清一个相似概念——劳务合同 | 第29页 |
(二)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比较 | 第29-34页 |
第四部分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立法问题 | 第34-45页 |
一、雇佣合同的立法 | 第34-41页 |
(一) 雇佣类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缺失的状况 | 第34-35页 |
(二) 雇佣类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缺失的原因 | 第35-36页 |
(三) 雇佣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模式 | 第36-41页 |
二、劳动合同的立法 | 第41-45页 |
(一) 现代劳动合同的几种立法模式 | 第41页 |
(二)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起草问题 | 第41-43页 |
(三) 关于劳动合同的形式问题 | 第43-45页 |
第五部分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 | 第45-53页 |
一、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具体运用 | 第45-50页 |
(一) 关于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几个案例 | 第45-47页 |
(二) 从案例看实践中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具体区分标准 | 第47-48页 |
(三) 关于实践中几个具体的问题该如何适用 | 第48-50页 |
二、工伤保险与雇主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 | 第50-53页 |
(一) 工伤的概念及适用模式 | 第50-51页 |
(二) 工伤保险与雇主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