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本文数据材料和研究方法的说明 | 第18-21页 |
2 济宁市征地和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1-36页 |
·研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济宁市近几年来征地及农民失地基本情况 | 第22-35页 |
·济宁市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措施 | 第35-36页 |
3 失地农民权益的流失 | 第36-42页 |
·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收益权的流失 | 第37-38页 |
·失地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的流失 | 第38页 |
·失地农民土地财产分配权的流失 | 第38-39页 |
·失地农民就业权的流失 | 第39-40页 |
·失地农民知情权、公平参及申诉权等民主权益的缺失 | 第40-41页 |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权和长远发展权的流失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42-53页 |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现行征地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45-50页 |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5 国内实践中形成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几种模式 | 第53-58页 |
·浙江省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 第53页 |
·四川省成都市的农民养老金制度和"四项工程" | 第53-55页 |
·河南省的公开、透明原则与多元化安置渠道 | 第55页 |
·苏州市吴中区失地农民综合保障体系 | 第55-58页 |
·启示 | 第58页 |
6 保护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权益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 第58-68页 |
·农地产权制度方面的完善 | 第58-60页 |
·征地制度方面的完善 | 第60-62页 |
·土地补偿标准、土地补偿方式的完善 | 第62-63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第63-65页 |
·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65-66页 |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完善 | 第66-68页 |
7 结论 | 第68-69页 |
8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9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