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东巴文在设计中重生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东巴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 第9-14页 |
·东巴文的印象 | 第9-11页 |
·东巴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东巴文的产生与形成 | 第14-22页 |
·东巴文的产生 | 第14-16页 |
·谁创造了东巴象形文字 | 第14-15页 |
·东巴文的形成时间 | 第15-16页 |
·东巴文通过东巴经典流传下来 | 第16-18页 |
·东巴教东巴经书的发展,促进了东巴文的发展 | 第18-21页 |
·纳西族 | 第18-19页 |
·东巴 | 第19页 |
·东巴教 | 第19-21页 |
·东巴文的产生、形成揭示了人类文字的起源和演变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东巴文的传播方式及研究概述 | 第22-27页 |
·东巴文的传播方式 | 第22页 |
·东巴文的研究概述 | 第22-25页 |
·东巴文的计算机化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东巴文独特的文字现象及特点 | 第27-32页 |
·东巴文的三个独特文字现象 | 第27-28页 |
·东巴文的特点 | 第28-32页 |
·东巴文是一种典型的“适度文化” | 第28-30页 |
·东巴文的创造性使用 | 第30-32页 |
第五章 东巴文的当代价值 | 第32-37页 |
·历史价值 | 第32-33页 |
·审美价值 | 第33-35页 |
·东巴文的历史美 | 第33-34页 |
·东巴文的理解美 | 第34-35页 |
·东巴文的图案美 | 第35页 |
·情趣价值 | 第35-37页 |
第六章 东巴文化的学习与继承 | 第37-46页 |
·东巴文化完整地保留了纳西古文化特征 | 第37-38页 |
·东巴文化的神与神性 | 第38-40页 |
·东巴文化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意义 | 第40-41页 |
·作为族群主体精神的东巴文化的学习 | 第41-42页 |
·东巴文化的传承 | 第42-46页 |
第七章 东巴文与汉字相比较 | 第46-52页 |
·东巴文与汉字的比较 | 第46-48页 |
·东巴文与汉字在实际应用中的比较 | 第48-52页 |
·在书法艺术中的表现 | 第48-49页 |
·在绘画艺中术中的表现 | 第49-50页 |
·在篆刻艺术中的表现 | 第50-52页 |
第八章 东巴文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 第52-55页 |
·东巴图画象形文字的启示 | 第52-53页 |
·现代标志图案设计中东巴文字的引入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