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8页 |
·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 第8-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塔中地区地质背景 | 第12-19页 |
·塔中地区构造发育演化 | 第12-15页 |
·构造形成与演化特征 | 第12-14页 |
·塔中地区断裂带分布 | 第14-15页 |
·塔中奥陶系地层发育特征及分布 | 第15-19页 |
第三章 塔中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9-34页 |
·层序界面的识别 | 第19-21页 |
·层序划分方案及层序构成特征 | 第21-28页 |
·层序划分方案 | 第21-23页 |
·层序发育特征 | 第23-28页 |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28-34页 |
第四章 塔中地区奥陶系礁滩储集体发育特征及其与层序的关系 | 第34-48页 |
·塔中地区礁滩储集体的类型和特征 | 第34-37页 |
·塔中地区礁滩储集体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 第37-40页 |
·构造作用 | 第38-39页 |
·沉积古地貌 | 第39-40页 |
·海平面变化对礁滩相发育的影响 | 第40页 |
·礁滩储集体的识别及其与层序的关系 | 第40-45页 |
·礁滩地震反射特征 | 第40-41页 |
·礁滩储集体在层序格架中的位置 | 第41-45页 |
·塔中地区礁滩储集体的分布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岩溶储层特征 | 第48-58页 |
·岩溶储层特征 | 第48-49页 |
·风化残积带 | 第48页 |
·垂直渗流带 | 第48-49页 |
·水平潜流带 | 第49页 |
·深部缓流带 | 第49页 |
·岩溶储层的测井识别 | 第49-56页 |
·测井参数评价储层 | 第50-54页 |
·岩溶储层的FMI 成像测井解释 | 第54-56页 |
·层序界面对缝洞储层发育的控制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有利勘探区带与目标分析 | 第58-60页 |
·有利的储盖组合 | 第58页 |
·主要油气藏类型 | 第58-59页 |
·有利区带预测 | 第59-60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