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10页
一、中国古代的法学教育第10-11页
二、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开端—清末的法学教育第11-14页
 (一) 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第11-12页
 (二)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初创第12-13页
 (三) 清末法学教育的特点第13-14页
三、南京临时政府与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学教育第14页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学教育第14-15页
五、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的法学教育第15-16页
六、中国当代法学教育述评第16-24页
 (一) 法学教育的发展第16-17页
 (二) 法学教育的多元化第17-19页
 (三)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第19-20页
 (四) 必须明确回答的两个问题第20-23页
  1、精英教育抑或大众教育?第20-21页
  2、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抑或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第21-23页
 (五) 有关法学研究和教学的问题第23-24页
七、法学教育的价值观讨论—法学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一) 两种不同的法学教育价值观第24-27页
  1、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法学教育第24-26页
  2、以德法日为代表的法学教育第26-27页
 (二) 当代法学教育价值观的融合:理论素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并重第27-28页
八、影响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重大因素第28-29页
 (一) 经济全球化第28页
 (二)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第28页
 (三) 后发型的国家和社会第28-29页
 (四) 高等教育改革第29页
九、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法学本科教育的调整与加强第29-36页
 (一) 树立清晰科学的法学教育理念第30-33页
  1、本科教育应当是法学教育的起点第30-31页
  2、法学本科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第31-32页
  3、法律职业如何开始和保持第32-33页
 (二) 法学教育制度的重新设计第33-36页
  1、确立大学法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第33-34页
  2、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构想第34-3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6-40页
后记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Ⅰ “一珠两骨架”方法固相合成小分子杂环化学库以及化学库的caspase-3抑制剂生物活性的研究 Ⅱ 以1,5-二氟-2,4-二硝基苯为起始物液相组合合成新分子骨架6,8,9,10-四氢-1,4,6,10-四氮杂-环庚烷并萘-7-酮化合物
下一篇: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及其根系的修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