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俗的角度审视学校道德教育
引言 | 第1页 |
一、习俗的本质特征 | 第8-17页 |
(一) 习俗的界定 | 第8-10页 |
(二) 习俗的起源 | 第10-12页 |
1. 习俗的发生 | 第10-11页 |
2. 习俗形成的时间 | 第11页 |
3. 习俗产生的条件 | 第11-12页 |
(三) 习俗的特性 | 第12-14页 |
(四) 习俗的功能 | 第14-17页 |
二、习俗和道德的关系 | 第17-26页 |
(一) 习俗与道德的联系 | 第18-19页 |
1. 词源学的分析 | 第18页 |
2. 习俗与道德产生的历史分析 | 第18-19页 |
3. 习俗与道德的本质分析 | 第19页 |
(二) 习俗和道德的区别 | 第19-21页 |
1. 习俗和道德作用的范围不同 | 第20页 |
2. 习俗具有如是性,道德具有反思性 | 第20-21页 |
(三) 习俗对道德的影响 | 第21-26页 |
1. 知识、情感对道德形成的影响 | 第21-22页 |
2. 习俗对道德形成的作用 | 第22-26页 |
三、学校道德教育对习俗选择和超越 | 第26-42页 |
(一) 学校道德教育中习俗的重要性 | 第27-33页 |
1. 习俗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 第27-28页 |
2. 习俗对道德规则生成的影响 | 第28-30页 |
3. 习俗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 第30-33页 |
(二) 学校道德教育对习俗的选择和超越 | 第33-42页 |
1. 习俗变易与道德重塑 | 第33-36页 |
2. 学校道德教育对优良习俗的选择 | 第36-38页 |
3. 学校道德教育对陋俗的超越 | 第38-42页 |
总结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