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1 绪论 | 第5-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5-6页 |
| ·本论文来源、背景及研究对象 | 第6-8页 |
| ·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废水分析及研究背景 | 第6-7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7-8页 |
| ·国内外冶金企业废水治理现状 | 第8-13页 |
| ·国外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处理工艺 | 第8-9页 |
| ·国内连铸和热轧废水处理工艺概况及存在问题 | 第9-12页 |
| ·国内连铸和热轧废水处理工艺 | 第9-11页 |
| ·国内连铸和热轧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 ·包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处理工艺 | 第13-16页 |
| ·包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水量、水质处理要求 | 第13-14页 |
| ·水量 | 第13页 |
| ·水质 | 第13页 |
| ·包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处理的要求 | 第13-14页 |
| ·包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处理工艺 | 第14-16页 |
| ·包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处理原则 | 第14页 |
| ·包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工艺流程 | 第14-15页 |
| ·包钢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系统处理工艺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静态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 ·工业性对比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2 沉淀工艺 | 第18-28页 |
| ·沉淀基本理论及发展 | 第18-21页 |
| ·沉淀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 ·实践中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 | 第20-21页 |
| ·沉淀理论的发展 | 第21页 |
| ·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浊环水沉淀池形式及工作原理 | 第21-24页 |
| ·旋流式沉淀池运行初效果分析 | 第24-25页 |
| ·沉淀池降浊效果 | 第24页 |
| ·沉淀池除油效果 | 第24页 |
| ·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 ·工业性对比试验 | 第25-26页 |
| ·主要运行条件 | 第25页 |
| ·水质处理结果 | 第25-26页 |
| ·结论 | 第26-28页 |
| ·结论 | 第2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3 过滤工艺 | 第28-54页 |
| ·过滤理论的发展 | 第28-32页 |
| ·过滤技术发展概况 | 第28-30页 |
| ·过滤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 ·滤料的应用 | 第31-32页 |
| ·过滤过程影响因素 | 第32-36页 |
| ·过滤机理 | 第32-35页 |
| ·过滤的基本数学模式 | 第35-36页 |
| ·影响过滤的因素 | 第36页 |
| ·包钢连铸连轧废水过滤工艺 | 第36-40页 |
| ·过滤工艺及控制方式 | 第36-38页 |
| ·过滤工艺降浊效果分析 | 第38-39页 |
| ·过滤工艺除油效果 | 第39-40页 |
| ·试验内容及方案设计 | 第40-42页 |
| ·试验内容及目的 | 第40页 |
| ·原水来源及性质 | 第40页 |
|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 | 第40-41页 |
| ·实验装置 | 第40-41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41页 |
|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41页 |
|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 ·过滤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2-50页 |
| ·瓷砂滤柱的出水浊度变化 | 第43-46页 |
| ·瓷砂滤柱水头损失的变化 | 第46页 |
| ·瓷砂滤料的截污性能 | 第46-47页 |
| ·进、出水除油效果 | 第47-48页 |
| ·过滤性能的综合评价 | 第48-49页 |
| ·反冲洗效果 | 第49页 |
| ·实验室静态试验的结论 | 第49-50页 |
| ·工业性对比试验 | 第50-51页 |
| ·主要运行条件 | 第50页 |
| ·水质处理结果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4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存在问题 | 第52页 |
| ·后续工作 | 第52-54页 |
| 4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