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视频会议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使用情况 | 第8-10页 |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2章 H.323标准 | 第11-24页 |
| ·H.323的主要忧点 | 第12-13页 |
| ·H.323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3-17页 |
| ·终端(Terminal) | 第13-14页 |
| ·网关(Gateway) | 第14-15页 |
| ·网守(Gatekeeper) | 第15页 |
| ·多点控制单元(MCU) | 第15-16页 |
| ·H.323协议栈 | 第16-17页 |
| ·H.323标准下的通信 | 第17-22页 |
| ·控制 | 第17页 |
| ·音频 | 第17-18页 |
| ·视频 | 第18页 |
| ·数据 | 第18页 |
| ·H.323组件间的通信建立 | 第18-22页 |
| ·IP网络和多媒体会议 | 第22页 |
| ·互操作性 | 第22-24页 |
| 第3章 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的几个关键技术 | 第24-40页 |
| ·组播技术研究 | 第24-31页 |
| ·组播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 ·组播的实现 | 第25-28页 |
| ·组播路由协议 | 第28-31页 |
| ·RTP协议 | 第31-38页 |
| ·RTP数据协议 | 第31-33页 |
| ·RTCP控制协议 | 第33-36页 |
| ·RTP封包/解包的处理方法 | 第36-38页 |
| ·C/S服务模型 | 第38-40页 |
| ·C/S模式的体系结构 | 第38页 |
| ·C/S模式与视频会议系统 | 第38-40页 |
| 第4章 基于C/S服务模型的视频会议系统设计 | 第40-68页 |
| ·系统的总体目标 | 第40页 |
| ·视频会议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40-43页 |
| ·系统结构和总体设计 | 第40-41页 |
| ·客户端软件模块结构 | 第41页 |
| ·服务器端软件模块结构 | 第41-42页 |
| ·客户端/服务器端共享模块 | 第42页 |
| ·各部分之间的通信过程 | 第42-43页 |
| ·会议控制与管理 | 第43-52页 |
| ·紧耦合模式的管理 | 第43-44页 |
| ·成员控制 | 第44-46页 |
| ·会议管理 | 第46-52页 |
| ·MCU和客户端的多媒体通信 | 第52-60页 |
| ·客户端到MCU实时通信 | 第52-57页 |
| ·MCU到客户端实时通信 | 第57-60页 |
| ·一些问题的解决 | 第60-68页 |
| ·不同客户端的多媒体数据同步 | 第60-61页 |
| ·音频混合方案 | 第61-64页 |
| ·系统QOS保障方案设计 | 第64-68页 |
| 第5章 结束语 | 第68-69页 |
| ·总结 | 第68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3页 |
|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词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