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人造石油论文--合成石油论文

生物柴油的实用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5页
 1.1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 生物柴油的制取方法概述第16-20页
 1.3 生物柴油商业前景第20-23页
 1.4 问题的提出第23-24页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4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4-25页
第2章 生物柴油的化学反应机理及制取方法第25-48页
 2.1 生物柴油原料的理化性质第25-27页
 2.2 生物柴油实验的化学机理第27-34页
  2.2.1 油脂的主要化学反应第27-29页
  2.2.2 酰基的化学性质第29-32页
  2.2.3 酯交换反应的机理第32-34页
 2.3 生物柴油的制取过程第34-41页
  2.3.1 动植物油脂的预处理第35-36页
  2.3.2 高酸值动植物油脂的萃取脱酸第36-37页
  2.3.3 动植物油的游离脂肪酸的检测及催化剂量的确定第37-38页
  2.3.4 酯交换的实现第38-40页
  2.3.5 催化剂或醇的种类第40页
  2.3.6 生物柴油的工艺流程图第40-41页
 2.4 生物柴油化学成分与检验第41页
 2.5 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第41-43页
 2.6 影响生物柴油产率的主要因素分析第43-46页
  2.6.1 醇油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第43页
  2.6.2 催化剂种类及浓度对产率的影响第43-44页
  2.6.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第44-45页
  2.6.4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5页
  2.6.5 原料油中水的影响第45-46页
  2.6.6 影响酯交换反应因素的小结第46页
 2.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台架实验第48-60页
 3.1 实验系统和测量方法第48-52页
  3.1.1 实验装置示意图及发动机参数第48-51页
  3.1.2 测试用油第51页
  3.1.3 测量过程第51-52页
 3.2 测量数据及图表第52-56页
  3.2.1 生物柴油排放测试数据第52-55页
  3.2.1 排放测试数据图表第55-56页
 3.3 试验结果分析第56-59页
  3.3.1 柴油机有害排放的形成机理第56-58页
  3.3.2 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排放对比分析第58-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生物柴油对能源和环境影响的分析第60-68页
 4.1 生命周期分析法第60-63页
  4.1.1 相关概念及定义第60页
  4.1.2 评估指标第60-62页
  4.1.3 主要假设第62-63页
  4.1.4 分析目的第63页
 4.2 生物柴油对能源的影响第63-65页
  4.2.1 柴油生命周期能量消耗第63-64页
  4.2.2 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量消耗第64-65页
  4.2.3 柴油生命周期和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的比较第65页
 4.3 生物柴油对CO_2排放的影响第65-66页
 4.4 生物柴油对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第66-67页
  4.4.1 生物柴油对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第66-67页
  4.4.2 使用生物柴油和柴油时柴油机的排放对比第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结论第68-71页
 5.1 结论第68-70页
  5.1.1 生物柴油制取实验结论第68-69页
  5.1.2 生物柴油排放实验结论第69-70页
 5.2 有待探索的问题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第75页
 1. 甘油和生物柴油试样照片第75页
 2. 台架实验装置组成照片第75页
 3.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眼虹膜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