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花间词简介 | 第9-11页 |
二、 花间词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花间词“男子作闺音”与古代女性审美 | 第13-20页 |
一、 “男子作闺音”的源流 | 第13-16页 |
1、“男子作闺音”概念的提出 | 第13-14页 |
2、“男子作闺音”的演进 | 第14-16页 |
二、 古代文学中女性审美的发展 | 第16-20页 |
1、以德为主的女性审美 | 第17-18页 |
2、以色为主的女性审美 | 第18-19页 |
3、以情为主的女性审美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花间词“男子作闺音”的审美层面 | 第20-28页 |
一、 审美对象层面——佳人 | 第20-24页 |
1、初露情思的少女 | 第21-22页 |
2、成熟的歌妓舞女 | 第22-23页 |
3、囚禁的哀怨宫女 | 第23页 |
4、情感丰富的女冠 | 第23-24页 |
二、 审美场景层面——闺房 | 第24-26页 |
1、闺房内场景 | 第24-25页 |
2、闺房内外场景 | 第25页 |
3、闺房外场景 | 第25-26页 |
三、 审美情感层面——愁怨 | 第26-28页 |
1、抒情主人公对情郎蕴藉心声 | 第26-27页 |
2、抒情主人公对情郎诉说心声 | 第27页 |
3、抒情主人公对丈夫埋怨之情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花间词“男子作闺音”的审美功能 | 第28-32页 |
一、 花间词的娱人功能———男性期待视野下的物质消费 | 第29-30页 |
二、 花间词的娱己功能———词人娱乐狂欢的精神释放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花间词“男子作闺音”的社会原因 | 第32-40页 |
一、 花间词“男子作闺音”的文化原因 | 第32-37页 |
1、长期儒家宗法观念下积淀的臣妾伦理与女性人格 | 第33-34页 |
2、起兴托寓等表现手法的深入运用 | 第34-35页 |
3、“应歌而制”的诗词创作要求 | 第35-37页 |
二、 花间词“男子作闺音”的心理原因 | 第37-40页 |
1、忠君爱国情怀的表达 | 第37-38页 |
2、怀才不遇的内心苦闷 | 第38页 |
3、真心实意为闺妇代言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