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19页 |
一、 湖畔诗歌的传统性 | 第10-12页 |
二、 湖畔诗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6页 |
三、 写作缘由、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第一章 酝酿新诗的生命---湖畔诗歌现代思想情感的传统性因素 | 第19-30页 |
一、 少年的赤子之心:真实的情感追求 | 第19-24页 |
二、 诗人的和谐之梦:物我合一的诗学思想 | 第24-30页 |
第二章 含苞待放的花朵--湖畔诗歌的传统形式特征 | 第30-46页 |
一、 多种韵律,多种形式:对格律的尝试 | 第30-37页 |
二、 乡村故事,吴歌侬调:民谣民歌创作 | 第37-40页 |
三、 形象生动,比兴并起:语言形式的传统因子 | 第40-46页 |
第三章 无量烂漫的将来--湖畔诗歌的文学史价值 | 第46-53页 |
一、 成新诗诗情之真: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 第47-48页 |
二、 开新格律之先:对新格律诗的探索 | 第48-50页 |
三、 铸新诗美感之词:弥补新诗初期的遗憾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注释 | 第55-61页 |
参考书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