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3页 |
1、1 矿山开采沉陷的发展现状及其引起的损害 | 第7-8页 |
1、2 开采沉陷导致地表建(构)筑物的损害形式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4 论文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6 所用的技术手段 | 第12页 |
1、7 小结 | 第12-13页 |
2、采动损害对地表建筑物的静态损害形式 | 第13-20页 |
2、1 非采矿因素引起的地表移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13-14页 |
2、1、1 自然因素引起建筑物的损坏 | 第13页 |
2、1、2 人为因素引起的建筑物破坏 | 第13-14页 |
2、2 开采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 第14-18页 |
2、2、1 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15-16页 |
2、2、2 地表移动和变形引起的建筑物裂缝 | 第16-18页 |
2、3 小结 | 第18-20页 |
3、采动区地基反力及基础动态受力分布规律 | 第20-27页 |
3、1 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反力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3、2 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 | 第21-24页 |
3、2、1 地基反力与建筑物位置的关系 | 第22页 |
3、2、2 建筑物长度对地基反力分布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3 建筑物刚度对地基反力的影响 | 第23页 |
3、2、4 地基系数对地基反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5 开采厚度对地基反力的影响 | 第24页 |
3、3 建筑物基础动态沉陷规律 | 第24-25页 |
3、4 小结 | 第25-27页 |
4、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4、1 开采沉陷预计的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4、1、1 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方法选择 | 第27-28页 |
4、1、2 概率积分法理论的简要推导 | 第28-31页 |
4、2 开采沉陷预计简要介绍 | 第31-32页 |
4、2、1 开采沉陷预计的基本概念 | 第31页 |
4、2、2 开采沉陷预计的目的 | 第31-32页 |
4、3 小结 | 第32-33页 |
5、地表建筑物动态损害形式实例分析 | 第33-49页 |
5、1 地表建筑物受采动损害影响的动态过程说明 | 第33-34页 |
5、2 地表建筑物所处沉陷区不同位置分类及损害形式分析 | 第34-36页 |
5、2、1 地表建筑物所处沉陷区不同位置分类 | 第34页 |
5、2、2 地表建筑物所处沉陷区不同位置损害形式分析 | 第34-36页 |
5、3 艾友煤矿106 采区地质采矿条件 | 第36-37页 |
5、4 开采沉陷预计及建筑物动态变形分析 | 第37-46页 |
5、4、1 6412 工作面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第38-42页 |
5、4、1、1 拉伸区内建筑物所受动态影响分析 | 第39-41页 |
5、4、1、2 压缩区内建筑物所受动态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5、4、1、3 中性区内建筑物所受动态影响分析 | 第42页 |
5、4、2 6412、6413 工作面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5、4、3 6412、6413、6414 工作面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5、5 小结 | 第46-49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硕士期间学习及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