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研究

摘   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 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页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9-11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1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1-13页
     ·研究对象第11-12页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2-1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路段平面行人过街通行系统第14-23页
   ·路段平面行人过街设施设计流程第14-15页
   ·路段平面行人过街物理设施的设计第15-19页
     ·路段平面行人过街物理设施的概略设计第15-17页
     ·路段平面行人过街物理设施的详细设计第17-19页
   ·路段平面行人过街设施的交通控制第19-22页
     ·无信号控制第19页
     ·感应式信号控制第19-20页
     ·定时式信号控制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路段平面行人过街通行系统特性分析第23-41页
   ·平面过街行人、自行车和助动车交通特征分析第23-33页
     ·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分析第23-27页
     ·过街交通特性分析第27-33页
   ·路段机动车流交通特征分析第33-40页
     ·进入路段初始车流的特征分析第33-36页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车速特征分析第36页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的离散性分析第36-38页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受人行横道的影响分析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方法研究第41-62页
   ·研究的基础及思路第41-43页
     ·研究的基础第41页
     ·研究的思路第41-43页
   ·非线控路段上人行信号与交叉口信号协调第43-60页
     ·路段上有一个定时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协调控制(系统一)第43-54页
     ·路段上有两个定时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协调控制(系统二)第54-55页
     ·路段上有一个感应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协调控制(系统三)第55-59页
     ·路段上有两个感应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协调控制(系统四)第59页
     ·路段上有一个定时式和一个感应式组合情况下的单向协调控制(系统五)第59页
     ·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双向协调(系统六)第59-60页
   ·线控路段上行人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协调第60-61页
     ·单向线控路段上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协调第60-61页
     ·双向线控路段上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协调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效益评价分析第62-67页
   ·效益评价的意义和目的第62页
   ·时间效益评价第62-63页
     ·过街交通时间效益评价第62页
     ·机动车交通时间效益评价第62-63页
     ·系统时间效益评价第63页
   ·安全性评价第63-65页
     ·过街行人安全性评价第63-64页
     ·路段机动车安全性评价第64-65页
   ·经济效益评价第65页
   ·社会效益评价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实例分析第67-82页
   ·太平北路(珠江路-北京东路)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67-72页
     ·现状道路布局第67页
     ·信号配时第67-68页
     ·道路机动车交通特性第68-70页
     ·过街交通特性第70-71页
     ·现状交通状况评价分析结论第71-72页
   ·太平北路单向行人信号与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第72-80页
     ·文德里桥人行横道B与太平北路-珠江路信号协调控制方案设计第72-75页
     ·花红园人行横道A与文德里桥人行横道B信号协调控制方案设计第75-77页
     ·东南大学感应式人行横道C与花红园人行横道A信号协调控制方案设计第77-80页
   ·方案评价第80-81页
     ·时间效益评价第80-81页
     ·安全性评价第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成果与展望第82-84页
致   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附  录第87-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布地奈德结肠靶向脉冲控释片的制备及评价
下一篇:九江县农村小学教师院校培训中的主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