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 第1-12页 |
·问题的提出--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融资理论的偏离 | 第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内容安排 | 第8-12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相关概念和假设 | 第9-10页 |
·内容安排 | 第10-12页 |
2 企业融资顺序的决定因素分析 | 第12-21页 |
·国外融资顺序的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2-18页 |
·MM理论 | 第12-13页 |
·权衡理论 | 第13-14页 |
·信号理论 | 第14页 |
·新优序融资理论 | 第14-16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6-17页 |
·控制权理论 | 第17-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8-19页 |
·契约安排与企业融资顺序的关系 | 第19-21页 |
3 我国企业现有融资顺序的成因分析 | 第21-36页 |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及融资方式的演变过程 | 第22-23页 |
·我国现有制度环境对国有上市公司融资的限制 | 第23-28页 |
·政府政策与法律制度对国有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影响 | 第23-26页 |
·金融市场制度对国有上市公司融资的影响 | 第26-28页 |
·内部契约安排对国有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选择的制约 | 第28-35页 |
·控制权的配置与融资顺序的安排 | 第28-30页 |
·不同契约安排下的融资成本 | 第30-33页 |
·现金流量的契约安排对融资顺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债务契约对国有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国有上市公司现有融资顺序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36-42页 |
·资金使用效率的调查分析 | 第36-38页 |
·现有融资顺序下的公司治理状况 | 第38-40页 |
·对资本市场资金配置的影响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如何推动国有上市公司选择合理的融资顺序 | 第42-50页 |
·现有法律制度的改革 | 第42-44页 |
·建立新的金融市场制度 | 第44-46页 |
·财务契约设计的完善 | 第46-50页 |
6 结论及局限性 | 第50-51页 |
尾注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