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执行效率与对策研究
| 1 导论 | 第1-11页 |
| ·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企业现状简介 | 第9页 |
| ·财务一体化实施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 2 财务一体化背景研究 | 第11-21页 |
| ·邮政企业改革脉络研究 | 第11-15页 |
| ·自然垄断与邮政企业 | 第11-12页 |
| ·技术进步与企业改革的必然性 | 第12页 |
| ·国外邮政企业改革分析 | 第12-14页 |
| ·独立运营后的改革及面临困难 | 第14-15页 |
| ·邮政企业生产经营特殊性的研究 | 第15-17页 |
| ·普遍服务与全程全网特征 | 第15-16页 |
| ·开办新业务所遇到的困难 | 第16-17页 |
| ·财务集中化倾向研究 | 第17-21页 |
| ·集团公司财务集权管理倾向 | 第17-18页 |
| ·电信企业财务一体化倾向 | 第18-19页 |
| ·美国邮政财务集中倾向 | 第19页 |
| ·财务一体化在邮政改革中先行 | 第19-21页 |
| 3 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运作现状 | 第21-28页 |
| ·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运作方式总述 | 第21-22页 |
| ·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进程 | 第21页 |
| ·管理方式总述 | 第21-22页 |
| ·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运作方式 | 第22-24页 |
| ·会计人员集中管理 | 第22页 |
| ·收支两条线管理 | 第22-23页 |
| ·县分支机构报账制 | 第23页 |
| ·固定资产统一管理 | 第23-24页 |
| ·工程建设及物资采购集中管理 | 第24页 |
| ·投融资集中管理 | 第24页 |
| ·以县分支机构为成本责任中心的考核 | 第24-25页 |
| ·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 第24-25页 |
| ·变动成本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包干 | 第25页 |
| ·对县分支机构的考核方式 | 第25页 |
| ·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执行效率研究 | 第25-28页 |
| ·成本费用与一体化前的比较 | 第25-26页 |
| ·收支差额与一体化前的比较 | 第26页 |
| ·带动的其他方面的集中管理 | 第26-28页 |
| 4 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存在问题 | 第28-35页 |
| ·县分支机构经营管理者遇到的困难 | 第28-30页 |
| ·开展新业务所遇到的困难 | 第28-29页 |
| ·对县分支机构会计人员管理遇到的困难 | 第29页 |
| ·对付考核所采取的方法 | 第29-30页 |
| ·县分支机构会计人员遇到的困难 | 第30-31页 |
| ·来自两方面的双重压力 | 第30页 |
| ·是否实行派驻制的争论 | 第30-31页 |
| ·成本责任中心考核所遇到的问题 | 第31-32页 |
| ·成本划分不适应成本控制的需要 | 第31页 |
| ·对县分支机构发展业务的制约 | 第31-32页 |
| ·单一考核带来的问题 | 第32页 |
| ·没有预算的财务管理带来的结症 | 第32页 |
| ·会计基础工作遇到的问题 | 第32-33页 |
| ·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不再受到重视 | 第32-33页 |
| ·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下降 | 第33页 |
| ·会计信息质量退化 | 第33页 |
| ·存在问题归纳 | 第33-35页 |
| ·财务一体化的定位不够清晰 | 第33-34页 |
| ·管理者与会计人员认识上的背离 | 第34页 |
| ·粗放性管理形成的若干缺陷 | 第34-35页 |
| 5 毕节邮政财务一体化改革对策 | 第35-50页 |
| ·解决财务一体化定位问题 | 第35-36页 |
| ·邮政生产经营特征的必然产物 | 第35页 |
| ·财务导向的概念及目标 | 第35-36页 |
| ·邮政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必然方向 | 第36页 |
| ·解决财务一体化认识问题 | 第36-40页 |
| ·让定位成为员工的共同认识 | 第36-37页 |
| ·形成经营管理者的理财观念 | 第37-38页 |
| ·解决会计人员的认识问题 | 第38-40页 |
| ·解决财务管理具体问题 | 第40-48页 |
| ·细分成本 | 第40-41页 |
| ·推行全面预算 | 第41-45页 |
| ·完善激励措施 | 第45-46页 |
| ·提供内部资金融资 | 第46页 |
| ·解决内部控制与基础规范问题 | 第46-48页 |
| ·深入推进邮政财务一体化 | 第48-50页 |
| 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