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并行计算基础 | 第11-28页 |
·并行计算技术发展的现状 | 第11-16页 |
·顶级并行计算机系统 | 第11-14页 |
·并行计算技术领先国家的研究情况 | 第14页 |
·国内研究发展情况 | 第14-15页 |
·当前并行计算技术发展主要矛盾及重点研究领域 | 第15-16页 |
·并行计算机结构模型 | 第16-19页 |
·抽象模型 | 第16-17页 |
·并行机物理模型 | 第17页 |
·并行计算机系统主要访存模型 | 第17-19页 |
·当代主流并行机系统结构 | 第19-21页 |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or,对称多处理机) | 第19-20页 |
·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or,大规模并行处理机) | 第20页 |
·COW(Cluster of Workstations,工作站机群) | 第20-21页 |
·并行算法基础 | 第21-24页 |
·常用并行算法性能评测指标 | 第21-22页 |
·并行算法设计过程 | 第22-24页 |
·基于消息传递的并行编程模型 | 第24-26页 |
·SPMD(Single Program Multiple Data,单程序多数据流) | 第24-25页 |
·MPMD(Multiple Program Multiple Data,多程序多数据流) | 第25-26页 |
·基于消息传递的并行程序开发环境 | 第26-28页 |
·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 第26-27页 |
·PVM(Parallel Virtual Machine)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矢量量化技术基础 | 第28-43页 |
·数据压缩的分类 | 第29-30页 |
·无损压缩 | 第29页 |
·有损压缩 | 第29-30页 |
·量化的分类(Quantization) | 第30-32页 |
·矢量量化(VQ:Vector Quantization) | 第30-31页 |
·矢量量化技术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矢量量化的数学模型 | 第32-35页 |
·量化器Q(X)相关问题 | 第33-34页 |
·失真测度函数 | 第34-35页 |
·矢量量化的关键技术 | 第35-39页 |
·码书设计 | 第35-38页 |
·码字收索 | 第38页 |
·码字索引分配 | 第38-39页 |
·常见矢量量化器分类 | 第39页 |
·彩色图像处 | 第39-40页 |
·矢量量化各种技术指标 | 第40-41页 |
·矢量量化压缩率 | 第40页 |
·信号恢复性能指标 | 第40-41页 |
·矢量量化高效压缩前提 | 第41-42页 |
·本文中的一些约定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初始码书生成算法研究 | 第43-65页 |
·传统初始码书生成算法 | 第43-47页 |
·随机生成 | 第43-44页 |
·删除算法 | 第44页 |
·成对最近邻算法 | 第44-45页 |
·分裂法 | 第45页 |
·最大下降法(MD) | 第45-46页 |
·初始码书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初始码书生成算法 | 第47-49页 |
·等间距初始码书生成算法(ISCC) | 第47页 |
·均值低分辨率图像 | 第47页 |
·算法3-1 低分辨率图像初始码书生成算法LRICC) | 第47-48页 |
·算法3-1仿真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8-49页 |
·基于局部失真定理的初始码书设计 | 第49-65页 |
·局部失真定理(Partial Distortion Theorem) | 第49-50页 |
·一种基于局部失真定理的初始码书设计算法 | 第50-55页 |
·一种基于局部失真定理的码字、胞腔调整算法 | 第55-59页 |
·算法3-2,算法3-4仿真实验及结果 | 第59-65页 |
第四章 一种新的分类码书生成算法及其并行算法设计 | 第65-80页 |
·分类矢量量化器原理 | 第65页 |
·分类方法 | 第65-66页 |
·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类算法 | 第66-69页 |
·边缘/细节图像块的区分 | 第66-67页 |
·平滑图像块的分类 | 第67-68页 |
·算法4-1 一种边缘色调自适应树型分类器算法(AEHTSC) | 第68-69页 |
·算法4-2 一种树型边缘色调自适应分类码书生成算法 | 第69-72页 |
·算法4-2仿真实验结果讨论 | 第70-72页 |
·算法4-2的并行程序设计 | 第72-80页 |
·负载平衡(Load Balance)再讨论 | 第73-76页 |
·算法4-2并行算法仿真实验结果 | 第76-80页 |
第五章 矢量量化应用中的若干问题讨论 | 第80-93页 |
·影响矢量量化技术应用的原因 | 第80-82页 |
·计算量大小 | 第80-81页 |
·有限匹配无限 | 第81-82页 |
·矢量量化技术的较为现实的应用领域 | 第82-83页 |
·语音压缩 | 第82页 |
·受限制的图像、视频压缩应用 | 第82-83页 |
·一种矢量量化通用图像文件交换格式 | 第83-85页 |
·谁知道你的码书是什么? | 第83-84页 |
·VQIFIF格式 | 第84-85页 |
·矢量量化于JPEG技术的结合 | 第85-93页 |
·JPEG Baseline压缩系统与VQ压缩系统对比 | 第85-87页 |
·小码书能得到的效果 | 第87-88页 |
·差值矢量ΔX | 第88-89页 |
·自带码书的DVQ+DCT+标量量化+Huffman编码 | 第89-92页 |
·矢量量化与其它变换的结合 | 第92-9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