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生物光子学技术在水稻种子活力和植物应激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55页
   ·生物光子学技术理论第17-35页
     ·发光的基本原理第17-19页
     ·化学发光与生物系统发光第19-25页
       ·化学发光第21-22页
       ·生物发光第22-23页
       ·生物的超微弱化学发光第23-25页
     ·生物的超微弱化学发光机制第25-29页
     ·生物光子学检测技术第29-30页
     ·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探测单线态氧的产生第30-35页
       ·单线态氧的产生第30-32页
       ·用化学发光法探测单线态氧~1O_2第32-33页
       ·生物体系中~1O_2产生的途径第33-35页
   ·生物光子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第35-48页
     ·生物光子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简介第35-37页
     ·种子质量检测第37-40页
       ·一些检测种子活力的常用方法第37-38页
       ·应用生理生化法测定种子活力第38-39页
       ·生物光子学技术检测种子活力第39-40页
     ·植物逆境下超弱化学发光研究第40-48页
       ·植物逆境下自由基的产生第40-46页
       ·植物逆境胁迫下的生物光子学技术检测第46-48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48-50页
     ·研究目的第48-49页
     ·意义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材料与方法第55-62页
   ·实验仪器第55-57页
     ·单光子计数系统的装置第55-56页
     ·探测超微弱生物化学发光的图象探测系统第56-57页
   ·实验材料第57页
     ·水稻种子第57页
     ·大豆苗的培养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60页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57-58页
     ·生物光子学技术检测方法第58页
     ·获取自然老化及人工老化水稻种子方法第58页
     ·自由基及自由基清除酶活性的测定第58-59页
     ·种子萌发率的测定第59页
     ·植物损伤的实验观测第59-60页
       ·植物损伤材料的获得方法第59-60页
       ·植物逆境下自发发光的图象探测方法第60页
     ·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第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第三章 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检测第62-77页
   ·自然老化水稻种子第62-67页
     ·自然老化水稻种子吸胀前后超微弱生物化学发光(UBC)的变化结果第62-66页
     ·自然老化水稻种子吸胀初期UBC与其萌发率的比较研究第66-67页
     ·自然老化水稻种子吸胀初期UBC的变化结果分析第67页
   ·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第67-74页
     ·人工老化水稻种子吸胀前后UBC的变化结果第67-71页
     ·人工老化水稻种子吸胀初期UBC与其萌发率的比较研究第71-74页
     ·人工老化水稻种子吸胀初期UBC的变化结果分析第74页
   ·水稻种子吸胀初期UBC的生物光子学技术检测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四章 水稻种子吸胀初期发光增强的机理研究第77-100页
   ·自由基淬灭剂对吸胀初期发光的作用第77-78页
   ·用化学发光探针试剂MCLA探测不同活力的种子吸胀初期自由基的生成第78-86页
     ·MCLA的结构第78-80页
     ·MCLA与~1O_2或O_2~-.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机制第80-81页
     ·MCLA探测不同活力的种子吸胀初期自由基的生成第81-86页
   ·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量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体内自由基产生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第86-87页
   ·呼吸链阻断剂对发光的抑制作用第87-88页
   ·水稻种子吸胀初期发光增强的机理分析第88-95页
     ·吸胀初期自发超弱生物化学发光增强的原因分析第88-90页
       ·自由基的生成对吸胀初期发光的贡献第88-89页
       ·种子呼吸作用对吸胀初期发光的贡献第89-90页
     ·不同活力的种子吸胀初期发光的规律性变化原因分析第90-92页
       ·与种子的物质代谢的关系第90-92页
       ·与种子的呼吸有关第92页
     ·种子吸胀初期自发发光的模式图第92-95页
   ·本章小结第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第五章 植物损伤应激反应的测量第100-106页
   ·植物逆境下自发发光的图象探测第100-101页
   ·大豆绿苗子叶机械损伤的自发发光曲线第101页
   ·大豆黄化苗子叶机械损伤的自发发光曲线第101-102页
   ·可用生物光子学技术观测植物的防御反应第102-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第六章 植物损伤应激反应的机理研究第106-115页
   ·大豆绿苗和黄化苗子叶机械损伤的自发发光的比较第106-107页
   ·自由基清除剂对损伤发光的抑制作用第107-108页
   ·重水对损伤的大豆绿苗及黄化苗子叶超微弱生物化学发光增强效应第108-109页
   ·植物损伤应激反应的机理研究第109-111页
   ·植物损伤应急反应的发光模式图第111-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5页
结束语第115-117页
在读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以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下一篇:《案例》:深圳天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