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 | 第6页 |
§1.2 交流变频调速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 | 第6-11页 |
1.2.1 硬件方面的发展 | 第6-7页 |
1.2.2 控制方法 | 第7-9页 |
1.2.3 磁链观测 | 第9-10页 |
1.2.4 现代控制与智能控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交流异步电机及变频调速原理 | 第12-21页 |
§2.1 交流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等效电路 | 第12-14页 |
2.1.1 交流异步电机的静态数学模型 | 第12页 |
2.1.2 交流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 | 第12-14页 |
§2.2 交流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 | 第14-15页 |
§2.3 磁链的数学模型 | 第15-19页 |
2.3.1 磁链的u-i模型 | 第15-16页 |
2.3.2 磁链的i-n模型 | 第16-17页 |
2.3.3 磁链的u-n模型 | 第17-19页 |
§2.4 电磁转矩的数学模型 | 第19页 |
§2.5 变频调速原理 | 第19-20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 第21-35页 |
§3.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原理 | 第21-22页 |
§3.2 用SVPWM实现定电压频率比调速 | 第22-32页 |
3.2.1 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实现定电压频率比调速的原理 | 第22-26页 |
3.2.2 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 第26-27页 |
3.2.3 过调制 | 第27-29页 |
3.2.4 对称SVPWM(SSVPWM)方法 | 第29-31页 |
3.2.5 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3.3 最优调速控制的研究 | 第32-34页 |
3.3.1 电机能耗的分析 | 第32-33页 |
3.3.2 最优调速控制研究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直接转矩控制(DTC) | 第35-52页 |
§4.1 磁链跟踪控制 | 第36-41页 |
4.1.1 磁链跟踪控制的原理 | 第36-38页 |
4.1.2 磁链跟踪控制的具体实现 | 第38-41页 |
§4.2 直接转矩控制 | 第41-43页 |
4.2.1 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 | 第41-42页 |
4.2.2 直接转矩控制的各种改进方法 | 第42-43页 |
§4.3 直接转矩控制的具体实现 | 第43-51页 |
4.3.1 电压、电流的采样 | 第43-44页 |
4.3.2 磁链、转矩的计算 | 第44-45页 |
4.3.3 磁链的比较控制 | 第45-46页 |
4.3.4 转矩的比较控制 | 第46-47页 |
4.3.5 电压矢量的计算 | 第47-48页 |
4.3.6 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 第48-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直线电机特性的研究 | 第52-62页 |
§5.1 直线电机的特性 | 第52-56页 |
5.1.1 直线电机的原理与等效电路 | 第52-54页 |
5.1.2 直线电机的推力特性 | 第54-56页 |
§5.2 直线电机的静态试验 | 第56-61页 |
5.2.1 实验纪录 | 第56-60页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页 |
5.2.3 直线电机调速展望 | 第60-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表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