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 | 第10页 |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需要 | 第10-11页 |
·公司降低代理成本的主要途径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及文章框架 | 第13-14页 |
第2章 内部控制的概述 | 第14-19页 |
·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的历史 | 第14-16页 |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的历史 | 第14-15页 |
·西方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的历史 | 第15-16页 |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9-25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19-21页 |
·内部控制目标仅限于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 第19页 |
·内部控制环境仅从会计控制的角度来规范 | 第19-20页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 | 第20页 |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过于主观 | 第20-2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分析 | 第21-25页 |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组织虚设 | 第21-22页 |
·风险评估仅是查弊纠错,风险管理缺失 | 第22-23页 |
·控制活动流于形式 | 第23页 |
·信息传递不及时、交流不畅通 | 第23-24页 |
·内部审计不健全、不严格 | 第24-25页 |
第4章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 第25-33页 |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 第25-27页 |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 第25-26页 |
·重视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偏好、态度的导向作用 | 第26页 |
·有效规划组织结构 | 第26页 |
·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激励及协调作用 | 第26-27页 |
·进行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管理 | 第27-28页 |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 | 第27-28页 |
·增强内部控制人员的责任感 | 第28页 |
·找出关键点,点面结合控制 | 第28-30页 |
·根据绩效确定活动 | 第29页 |
·根据制度指导活动 | 第29页 |
·根据授权控制活动 | 第29页 |
·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 | 第29-30页 |
·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 第30-31页 |
·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 第30页 |
·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 第30-31页 |
·进行自我评估,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内审机构 | 第31-33页 |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 | 第31页 |
·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内审机构 | 第31-33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33-43页 |
·天虹集团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 第33页 |
·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 第33-34页 |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模糊 | 第34页 |
·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34页 |
·尚未真正建立内控文化 | 第34-35页 |
·缺乏风险意识,忽视风险控制 | 第35页 |
·控制活动不到位,没有关键控制点 | 第35页 |
·尚未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 第35页 |
·缺乏独立有效的监督评审活动 | 第35-36页 |
·完善天虹集团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 第36-43页 |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36页 |
·提高管理者素质 | 第36-37页 |
·科学地设计组织结构 | 第37-38页 |
·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 | 第38页 |
·加强风险评估,进行风险管理 | 第38-39页 |
·完善公司控制活动 | 第39-41页 |
·实行ERP 系统管理 | 第41页 |
·建立审计委员会和内审机构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