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基于OSEK/VDX标准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 第13-14页 |
·目前国内外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独立开发ECU电控单元的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汽车发动机控制理论 | 第17-27页 |
·喷油量控制理论 | 第17-22页 |
·决定喷油量的物理因素 | 第17-18页 |
·决定喷油时间的因素 | 第18-19页 |
·基本喷油时间的计算 | 第19页 |
·与发动机温度有关的修正系数Fet | 第19-20页 |
·加减速运转时的修正系数Fad | 第20页 |
·大负荷高速运转时的修正系数F_0 | 第20-21页 |
·理论空燃比反馈修正系数F_1 | 第21-22页 |
·燃油停供 | 第22页 |
·点火提前角控制 | 第22-24页 |
·决定最佳点火时刻的因素 | 第23-24页 |
·基本点火提前角 | 第24页 |
·修正点火提前角 | 第24页 |
·喷油正时 | 第24-25页 |
·怠速控制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通用汽车电子规范OSEK/VDX | 第27-33页 |
·OSEK/VDX的系统构成 | 第27-28页 |
·OSEK OS基本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ORTI--OSEK/VDX实时接口 | 第29页 |
·OSEK OS运行机制分析 | 第29-32页 |
·任务管理 | 第29-30页 |
·一致类 | 第30-31页 |
·中断管理 | 第31页 |
·事件管理 | 第31页 |
·资源管理 | 第31页 |
·报警器管理 | 第31-32页 |
·消息管理 | 第32页 |
·错误管理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分析 | 第33-41页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 第33-35页 |
·几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35-37页 |
·不可剥夺型内核的多任务操作系统 | 第35-36页 |
·可剥夺型内核的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 | 第36页 |
·使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 第36-37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内核结构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OSEK/VDX规范下μC/OS-Ⅱ的修改 | 第41-49页 |
·μC/OS-Ⅱ重要数据结构介绍 | 第41-42页 |
·任务控制块OS_TCB | 第41页 |
·事件控制块ECB | 第41页 |
·内存控制块OS_MEM | 第41-42页 |
·μC/OS-Ⅱ内核在OSEK/VDX标准下的修改 | 第42-48页 |
·优先级顺序的变动 | 第42页 |
·优先级的安排 | 第42-43页 |
·将任务放入就绪表 | 第43页 |
·从就绪表中删除任务 | 第43-44页 |
·判定最高优先级就绪任务的方法 | 第44页 |
·中断 | 第44-46页 |
·资源管理 | 第46页 |
·消息处理 | 第46-47页 |
·错误处理 | 第47页 |
·预定义变量的修改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μC/OS-Ⅱ移植到ARM开发板 | 第49-55页 |
·开发板简介 | 第49-50页 |
·在开发板上移植μC/OS-Ⅱ | 第50-54页 |
·移植规划 | 第50页 |
·编写LPC2131启动代码 | 第50-52页 |
·OS_CPU_C.C移植 | 第52-53页 |
·OS_CPU_A.ASM移植 | 第53-54页 |
·以μC/OS-Ⅱ作为软件开发平台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发动机电控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55-69页 |
·ECU控制软件多任务机制介绍 | 第55-56页 |
·基于μC/OS-Ⅱ的系统设计 | 第56-68页 |
·任务划分 | 第56-58页 |
·任务优先级设计 | 第58页 |
·通信与同步设计 | 第58-59页 |
·具体任务设计 | 第59-66页 |
·控制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