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背景及应用环境 | 第11页 |
·现有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专利查新情况与分析 | 第11-12页 |
·国内专利查新情况与分析 | 第12-13页 |
·代步车主要功能 | 第13-14页 |
·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双自由度自适应爬阶轮系设计 | 第15-23页 |
·轮系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轮系的结构与智能性分析 | 第15页 |
·轮系的三种运行状态 | 第15-16页 |
·轮系爬阶过程中的运动趋势 | 第16页 |
·现有类似专利行走机构爬台阶情况 | 第16-18页 |
·现有专利GB719048行走机构爬最适合型台阶 | 第16-17页 |
·现有专利GB719048行走机构爬宽度略小的台阶 | 第17-18页 |
·现有专利GB719048行走机构爬宽台阶 | 第18页 |
·现有专利GB719048行走机构爬矮长台阶 | 第18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的上台阶过程 | 第18-20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走平地 | 第18-19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爬普通台阶 | 第19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爬矮长台阶 | 第19-20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高短台阶 | 第20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性能分析 | 第20-23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受力分析 | 第20-21页 |
·双自由度自适应轮系上台阶时平稳性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支架及重心调整机构的方案设计 | 第23-32页 |
·重心调整的必要性与设计难点 | 第23页 |
·车辆倾倒的原因分析 | 第23-25页 |
·静力学分析 | 第23-24页 |
·惯性力分析 | 第24-25页 |
·导致车体翻转的原因分析 | 第25页 |
·常见的重心调整方法 | 第25-29页 |
·移重心 | 第25-27页 |
·平移支点 | 第27页 |
·移重心与平移支点二者结合 | 第27-29页 |
·现存重心调整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 | 第29页 |
·重心调整方案的提出 | 第29-31页 |
·相似等腰三角形法 | 第29-30页 |
·双斜线伸缩缸法 | 第30页 |
·折叠式曲柄滑块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第4章 多功能代步车智能控制主系统 | 第32-49页 |
·主控部分原理概况 | 第32页 |
·中央处理单元 | 第32-35页 |
·电机驱动与电机控制 | 第35-46页 |
·电机驱动部分 | 第35-36页 |
·电机速度控制算法 | 第36-46页 |
·重心实时调整控制部分 | 第46-49页 |
·倾角传感器的选择 | 第46页 |
·倾角传感器的特性与原理 | 第46-47页 |
·设计要点及电路图 | 第47-49页 |
第5章 人机交互子系统 | 第49-65页 |
·人机交互子系统概述 | 第49页 |
·语音识别原理 | 第49-50页 |
·硬件电路 | 第50-53页 |
·程序设计 | 第53-64页 |
·初始化部分 | 第55页 |
·训练部分 | 第55-57页 |
·识别部分 | 第57-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课题实际完成情况与外延产品介绍 | 第65-69页 |
·智能爬阶底盘 | 第65-66页 |
·智能型轮椅式多功能代步车 | 第66页 |
·外延产品 | 第66-69页 |
·全方位爬阶越障底盘 | 第67页 |
·侦察机器人 | 第67-68页 |
·军工排爆机器人 | 第68-6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学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