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汽车空气悬架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第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32页 |
·空气弹簧 | 第15-20页 |
·空气弹簧的结构 | 第15-16页 |
·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空气弹簧的特性 | 第17-20页 |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ECAS)的描述 | 第20-30页 |
·ECAS的概念 | 第20-21页 |
·ECAS的主要零部件及功能 | 第21-27页 |
·ECAS的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ECAS的基本功能 | 第28-30页 |
·ECAS的优点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2-40页 |
·工程计算机软件MATLAB及SIMULINK简介 | 第32-33页 |
·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路面激励模型 | 第35-38页 |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 | 第35-36页 |
·路面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36-38页 |
·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半主动悬架模糊HD控制器的设计 | 第40-64页 |
·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理论及仿真分析 | 第40-49页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0-43页 |
·隶属度函数 | 第40-41页 |
·分解定理及扩张定理 | 第41-42页 |
·模糊矩阵和模糊关系 | 第42页 |
·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判决 | 第42-43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3-48页 |
·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 | 第44页 |
·输入、输出量的模糊化 | 第44-47页 |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 第47-48页 |
·确定解模糊的方法 | 第48页 |
·仿真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48-49页 |
·半主动悬架PID控制理论及仿真分析 | 第49-56页 |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原理 | 第50-53页 |
·空气悬架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53-54页 |
·空气悬架PID控制器参数的调整 | 第54-55页 |
·仿真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55-56页 |
·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 | 第56-62页 |
·模糊PID控制应用于空气悬架的优点 | 第56-57页 |
·模糊PID的控制原理 | 第57-59页 |
·空气悬架模糊PID的控制机制的设计 | 第59-61页 |
·空气悬架模糊PID的控制模型的建立及仿真比较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空气悬架1/4车辆模型台架试验 | 第64-71页 |
·试验目的 | 第64页 |
·试验方案 | 第64-65页 |
·试验方法及设备简介 | 第65-67页 |
·测试及采集系统 | 第67-6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