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概述 | 第7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功能性质 | 第7-10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来源 | 第7-8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作用机理 | 第8-9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市场前景 | 第10-11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生产 | 第11-13页 |
·传统的生产方式 | 第11-12页 |
·基因工程表达 | 第12-13页 |
·大肠杆菌系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策略 | 第13页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谷氨酰胺转胺酶酶原基因的鉴定 | 第15-24页 |
·引言 | 第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5页 |
·培养基 | 第15页 |
·工具酶、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8-23页 |
·S. hygroscopicus pro-MTGase 的N-端氨基酸序列 | 第18页 |
·pro-MTGase 的胰蛋白酶活化条件确定 | 第18-19页 |
·S.hygroscopicus 总DNA 的提取 | 第19-20页 |
·pro-MTGase 的PCR 扩增及克隆 | 第20-21页 |
·pro-MTGase 基因序列的测定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谷氨酰胺转胺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24-36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4-28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24页 |
·PCR | 第24-25页 |
·培养基 | 第25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5-26页 |
·感受态细胞制备(CaCl_2 法) | 第26页 |
·转化 | 第26页 |
·培养及诱导 | 第26-27页 |
·超声破碎 | 第27页 |
·重组酶原的活化 | 第27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酶活测定 | 第27-28页 |
·SDS-PAGE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30页 |
·重组菌BL21/pET-MTG-His 的诱导表达 | 第30-31页 |
·重组菌BL21/pET-MTG 的诱导表达 | 第31-32页 |
·重组菌BL21/pET-MTG~2 的诱导表达 | 第32-33页 |
·Rosetta/pET-MTG 的诱导表达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谷氨酰胺转胺酶序列分析及三维结构建模 | 第36-45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pro-MTGase 序列分析 | 第36页 |
·S. hygroscopicus MTGase 的同源建模 | 第36-37页 |
·活性中心组氨酸的化学修饰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pro-MTGase 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7-38页 |
·活性中心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38-39页 |
·pro-MTGase 二级结构及跨膜结构域分析 | 第39-40页 |
·吸水链霉菌MTGase 三维建模分析 | 第40-43页 |
·组氨酸在MTGase 的催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