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其效果变量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2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一)情绪研究逐渐得到重视第10-11页
  (二)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第11页
  (三)情绪劳动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第11页
  (四)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工作的影响力不断加深第11-12页
 三、理论基础第12页
  (一)情绪感染理论第12页
  (二)情绪调节理论第12页
 四、研究综述第12-20页
  (一)情绪劳动概念综述第12-14页
  (二)情绪劳动结构维度第14-16页
  (三)情绪劳动与其它变量的相关研究第16-20页
 五、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本文拟讨论的问题第20-22页
  (一)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第20页
  (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三)关于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第22-40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一)研究目的第22页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第22页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第22-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23-24页
 四、研究思路第24-25页
 五、研究设计第25-26页
  (一)研究内容第25-26页
  (二)研究程序第26页
 六、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编制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一)初始问卷的编制第26-29页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正式问卷的编制第29-33页
 七、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效果变量的问卷编制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一)目的第33页
  (二)工具第33-34页
  (三)程序第34-40页
第三章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研究第40-49页
 一、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分析第40-42页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总体特征分析第41页
  (二)常态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总体特征分析第41-42页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个体因素分析第42-44页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性别差异分析第42页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年龄差异分析第42-44页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工作因素分析第44-47页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职务差异分析第44页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职称差异分析第44-45页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学校所在地差异分析第45-46页
  (四)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任教年级差异分析第46-47页
 四、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结论与讨论第47-49页
  (一)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情绪劳动总体特征分析第47页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群体差异分析第47-49页
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效果变量研究第49-52页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效果变量的总体特征第49-50页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与其效果变量的相关分析第50-51页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效果变量的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1-52页
第五章 综合结论与讨论第52-58页
 一、讨论第52-53页
  (一)测量工具第52页
  (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第52页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第52页
  (四)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效果变量第52-53页
 二、研究结论第53-58页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总体概况第53页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分析第53-56页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效果变量第56-58页
第六章 建议第58-62页
 一、基于学校管理实践方面的建议第58-60页
 二、基于小学教师个体成长的建议第60-62页
第七章 反思第62-64页
 一、创新之处第62页
 二、研究局限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的论著、论文第67-68页
附录一 访谈提纲第68-69页
附录二 正式问卷第69-73页
后记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改下小学作文语用学分析
下一篇: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